源起
取得帳號/密碼
寄信/找朋友
收信/多帳號整合
退信
誤用信件
電子郵件是人類第三次的溝通革命,前兩次是口語及書寫。
電子郵件就是 ...... e-mail, 也是 electronic mail。
貝爾發明電話後,文字逐漸沒落,很多人都以為文字完蛋了,將成少數人的玩物,直到電子郵件發明後,才給文字帶來新的契機。
電子郵件祗能寄給這些人:
寄給陌生人也可以,不過,最好保守些。而且祗能主動寄一次,至多兩三次,未得到回信認可前,不該續寄,讓別人有拒絕的機會,也給自己保留一點迴轉的 空間。
電子情書、商業文案、網路會議等, 都透過電子郵件傳達。休閒或工作, 都少不了它。比傳統郵件快、比電話正式、比傳真還真實。圖文並茂之外, 聲音、動畫、影片也可以用電子郵件傳送。更妙的是, 祗要連上網際網路, 無遠弗屆, 地球、太空,甚至宇宙間, 都可以互傳。
據估計,網際網路的活動中, 有七成以上屬人際溝通, 簡單的說, 就是電子郵件及其延伸的服務。
電子郵件是一種段落式語言,收件人可以擷取部份文字,轉寄或回應它,彈性很大。
六○年代的美國,在大學或一些企業、研究單位裡的「分時多工」電腦,可以同時執行多個程式。使用者可以在電腦上留下訊息給其他使用者,當「收信人」
登入這台電腦時,就會看到這則留言。這是今日電子郵件的雛形。
1971年10月,在Bolt Beranek and Newman(BBN)任職的雷•湯姆林森(Ray Tomlinson)撰寫可在不同電腦間一個傳輸檔案的軟體時,突然想到,如果可以傳輸檔案,為什麼不能傳輸「訊息」?訊息其實也不過是另一個文字檔案。
雷 •湯姆林森很快把這個送信的小程式寫好。令人遺憾的是,世界第一封email到底寫些什麼,雷•湯姆林森已經想不起來。他並沒有大張旗鼓地宣揚 email,但ARPANET的成員很快就發現:email實在太方便了!大家愛不釋手,就在原作者還搞不清楚怎麼回事時,這套軟體已到處流傳,成為網際 網路上的殺手軟體。事實上,email軟體只是當時雷•湯姆林森眾多工作中,微不足道的一項。
1973年,雷•湯姆林森採用"@",做為電子郵件帳號裡分隔使用者名字跟主機名稱之用。雷•湯姆林森表示,他認為沒有人會拿"@"做為使用者名字 或主機名稱,所以拿來當做區隔的標記之用,"@"就成為網路時代最具代表性的符號。
當年,必須先以 Telnet 方式,簽入(login in)主機,用elm、pine之類的電子郵件軟體寫信與收信。當年的電子郵件帳號是很稀有的資源,工作上有實際需要的人,才能取得它。
直 到電子佈告欄(BBS)興起後,申請不到郵件伺服器帳號的網友,透過電子佈告欄的信箱和網友通信。有了視窗圖形介面後,才出現Eudora、 Pegasus之類的電子郵件軟體,透過POP3協定,直接把電子信件從郵件伺服器下載到客戶端的電腦裡面,在分類、整理上就更為方便。
網際網路流行後,有些工作必須倚賴網路才能進行,需要隨時接收或發出電子郵件。倘若電子郵件不能隨著人移動,必然很不方便。真正方便帶來帶去的筆記
型電腦是後來的事。
因此,以網頁為介面、把信件儲存在網站上的web mail興起。不管身在何方,只要能上網路,就可以到web mail的網站收發信。80年代末期, Eudora的工程師多那(Steve Dorner)寫了一套程式, 讓電子郵件脫離Unix主機的束縛, 同時適用於區域網路的環境, 降低電子郵件的使用門檻。
Web mail的問題在於頻寬不夠大,傳輸速度慢,而且受限於網頁程式語言,功能不夠強大,無法與客戶端的電子郵件軟體匹擬。網站所提供的硬碟空間太小,擺幾張 圖片、幾分鐘的聲音就爆滿。如果想把網站上的信件下載到電腦上,速度既慢、手續又繁瑣。
不過,ADSL、Cable Modem等寬頻網路時代來臨後,使用web mail的效率,就不會比在自己電腦上慢太多。有些網路硬碟空間採取付費模式經營,讓使用者擁有無限制的網空間,由專業人士每天備份,避免電腦損毀、中毒 或被竊。
雷•湯姆林森在研究檔案傳輸時,「順便」寫出的電子信件軟體,清楚地說明:其實網路傳輸的原理是簡單、一致的,就是把資訊切割成一塊一塊的「封 包」,附上地址(IP address)丟出去,設法把這些資訊送達目的地,電子郵件、檔案傳輸、遠端模擬等的基本原理都是如此。
其 實,「電子郵件」這幾個字,已不足以說明「電子郵件」的內涵。透過強大的編碼能力,電子郵件可以夾帶任何形式的檔案,包括照片、聲音、影像、mp3,甚至 一片CD、一部電影。除單純的文字介面、圖形介面外,還有設計花俏的「網頁模式」,甚至指引電子郵件軟體等到開取信件時才到網路上讀取大型檔案,以節省收 發信件的時間。
只不過,電子郵件軟體的功能越來越強大,因為收信造成電腦中毒悲劇的機率就越高。
電子郵件跟網頁的差別只在於:網頁是即時處理,電子郵件是延遲處理。
其他網路服務能做的事情,電子郵件都能做到。譬如,可以把想搜尋的關鍵字寄給網站,網站上的搜尋引擎就會把所有搜尋到的相關文章寄給我們。可以寫信 給檔案伺服器,索取特定遊戲試玩版,伺服器就把檔案寄到我們的電子郵件信箱。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可以寫信給WWW伺服器,伺服器就把整個網站內容壓成zip檔案寄給我們。把某本書的代號連同自己的會員帳號、密碼寄到某個信 箱,隔天就會收到整本新書圖文並茂的檔案。
把並不緊急的事情交給電子郵件來做,由伺服器自由等待到工作負擔較輕時,才寄出信件。使用者也可選擇從自己網路服務商的信箱來收信,以達到最大的傳 輸速率。
電子郵件的帳號是這樣的:
使用者@主機.領域
例如:
president@whitehouse.gov
einstein@princeton.edu
mao@lins.fju.edu.tw
mao@pcoffice.com.tw
學校或公司行號,祗要本身設有電子郵件主機,多半主動發給電子郵件帳號。或者向你的ISP申請,免費的Web電子郵件帳號也很多。
有趣的帳號在這裡:
有近百個像這樣的帳號,供你選擇:
mail.com
cheerful.com
consultant.com
europe.com
myself.com
post.com
techie.com
usa.com
writeme.com
雖然都是英文介面,或許可以在熟練之後,可以選個適合的帳號用。醫生就用 doctor.com,不錯吧!
學校或工作單位發給的電子郵件帳號,可以當成身份的證明,在正式的場合使用,具有公信力,不必費口舌解釋自己的身份。
臺灣的網路環境有待加強,向國內外各申請一個免費帳號,視情況交替使用,可以免除若干不必要的尷尬。
多個帳號難免有使用不便之處,有一種轉址服務,也是免費的,可以把信件轉送到指定的帳號。參見:http://www.bigfoot.com, http://ww.netforward.com
想要匿名寄信,不用擔心網路服務商的阻擋,也不必怕被追蹤,總是有撇步的,請參見:http://anon.efga.org/Remailers 。
信件匣與過濾器是互相搭配的,大部份的郵件軟體都有這個功能。
過濾器不會直接刪除信件,祗是依照特定的條件,把信件直接轉入指定的信件匣。它有很多好處:
郵件軟體選單的工具或編輯裡,應該有一個信件過濾器的選項,依照信頭裡的收件人、寄件人、副本、回信帳號或主旨的內容,決定該信件的處理步驟:
功能完備的郵件軟體,還可以加入布林邏輯的選項,讓過濾的條件更細緻。
向網路服務商申請連線後,得到電子郵件帳號,或申請免費的電子郵件帳號,一定是先收到對方的問候信。
所以,不必擔心怎麼寫信的事,有樣可學。
首先,必須在正本收件人欄位(T0:),填寫對方的電子郵件帳號,信件才有地方可去。
然後,把要談的事,寫入正文(Body):
這五個寫電子郵件的原則,其實是所有人際溝通的原則,不論是講電話或聊天,採用這種原則的人,就是善於溝通的人。
信件本身的寬度要合理,通常限制在60個位元組之內,大約是30個中文字,也不能太短,否則讀起來太吃力。
在主旨(Subject)裡,以幾個字標明電子郵件的重點,讓收信人在看信之前,心裡有所準備。每封信都有重點,幾個字把它說清楚;千萬不要用「測 試,test」這種沒什麼感情的字眼。回信的內容與原信不同時,一定要改寫主旨。
信件最後,一定要有署名。電子郵件產生的信頭,雖然有發信人的帳號,但是不算署名。稍為熟練後,把署名存成簽名檔,由電子郵件軟體自行取代,可以省 不少力氣。
簽名檔本身應簡潔有力,以四行為原則,姓名、電子郵件帳號、公務電話/傳真、地址等。祗有18歲以下的青少年及兒童,才會在簽名檔玩些把戲。
電子郵件的方便性,在於它可以同時寄給若干人。
副本收件人欄位(Carbon Copy, CC),與信件內容有關係,但不需回信的人,列入這裡。所有的收件人及副本收件人,都可以看到彼此的電子郵件帳號。
密件收件人(Blind Carbon Copy, BCC),偷偷給你一份,不要告訴別人。正本及副本收件人不會知道有多少密件放出去,密件收件人卻知道有那些正本及副本的收件人。
附件就是附帶傳送的檔案,除非事先得到對方的同意,不應該傳送純文字檔之外的資料,更不可以傳送極大的檔案。
附件的編碼標準有三:
如果,你真的不知道該寫給誰,那就寫給我吧!
mao@blue.lins.fju.edu.tw
如果,你不知道該寫什麼,就告訴我,對於當天的頭條新聞,你有什麼看法。
有很多找朋友的電子郵件索引系統, 俗稱 White page:Bigfoot - The Communications Powerhouse
Telephone Directory - Switchboard Internet Yellow Pages and White Pages - Maps
White Pages listings on WhoWhere?
Yahoo! People Search
LOOK4U: Global Chinese People Finder
公司或學校的帳號,並不安全。
根據美國法院的判例,公司主管有權進入員工的帳號,查看內容,員工以公司的帳號從事私人活動,必須在合理的範圍,是否合理由公司主管決定。
臺灣的習慣,學校當局對於教職員生的帳號,有絕對的管轄權,網管人員可以隨意的查看信件內容,甚至在沒有法院命令的情況,檢調單位調閱所有記錄的情 事,時有所聞。
面對檢調單位沒有人權觀念時,臺灣的網路服務公司祗有屈服,讓客戶的記錄隨意曝光。
為了確保個人的隱私,臺灣的網友需要準備多個帳號,最好選一個隱私權觀念較強的,例如設在西歐的免費帳號:
當然,就要很辛苦的一個個帳號去讀信及寫信;有些軟體可以把這些帳號整合入一個帳號內讀取,不過.在回信的時候,還是要視情況決定一個回信的帳號。
Webmail 可以整合其他的帳號,基於商業的考量,無法被其他的帳號整合。
收到信件後,至少有六種回應的方式:
沒有保存必要的信,直接刪除即可。被刪除的信多半放在垃圾(Trash)信件匣裡,必須再做清空垃圾信件匣的動作,才真的刪除掉。有些無聊的廣告信 或騷擾信,以郵件軟體的過濾功能,直接丟到垃圾信件匣,完全不理它。
情人的信要留起來,退休後慢慢看,不要刪它。儲存成檔案或印成報表,都不錯。
該回的信就要回,回給寄信來的人。
必須澄清的事,就回給全體,不但回給發信人,也讓副本收件人知道你對這封信的回應。
轉寄,這封信太重要了,身為我的朋友必須知道,所以就轉寄給他了。
重新轉向,不該被收到的信,可以好心的重新轉向給原有的收件人,以原來的寄件人為此信的寄件人。
電子郵件信箱不用後,恐怕還不能立刻置之不理,總要繼續查看其內容。
基於商業考量,網頁型帳號不讓它的信轉出去,必須回到原來的網站,才能讀信;不過,經過設定後,它可以定時到POP型信箱裡,讀取其信件,把它們轉 過來。
採用Unix作業系統的POP型信箱,可以編輯一個特殊檔案:
.forward
它的內容祗有一個電子郵件帳號:
mao@blue.lins.fju.edu.tw
原信箱的信件會自動轉到新的帳號裡。
寄出的信,有時被退回來。原因很多,常見的理由有幾項:
地址不詳時,退回的信件裡會多一行
Host unknow
收件人不詳時,退回的信件裡,可找到這樣的字:
550 ma0@mails.fju.edu.tw ... User unknow
最常見的原因是收件人的電子郵件帳號寫錯了,打錯個一兩個英文字母本來就很平常。最麻煩的是,明明打錯電子郵件帳號,可是該帳號還真的存在,信就不 會退回來了,收到的人也一頭霧水,好心的人還可能退回給你,否則就是石沉大海。
或許,一段姻緣就此打住。
電子郵件也能掛號,不知有多好,雖然,電子郵件本身做不到這一點,可是有些網站宣稱它們可以代為寄發掛號信。
以 HTML 格式寄信,同時傳送一個隱形圖案,打開信件時,請求遠方的伺服器將該圖案傳送過來,藉以確認信件已送達。
每封信都有唯一的圖案編號,所以,很清楚知道該信件在何時被誰看了,每次看信都會傳送一回,所以還可以得知該信被看了幾回。
祗要圖案傳送出去,就會留下記錄,然後通知原寄件人相關的閱讀資訊。
不選用 HTML 格式的郵件,就不會被查覺是否收到該信。離線看信時,這個功能也是無效。收件人設定自己的郵件伺服器,不要向外讀取圖案等資料。
2000/12/19
1. 中國時報 國際大陸 891219
「床笫之私」飆網 「卑鄙布萊德」闖禍
本報綜合報導 廿六歲的克萊兒與男友布萊德是一對倫敦都會男女。前幾天,他們共度了一個熱情奔放的夜晚。隔天一早,她寫了封信函給他,表示自己 「昨晚玩得很愉快」。沒想到,這封函卻一發不可收拾。
克萊兒是個徹頭徹尾的現代職業女性,在一家網路公司當公關。這封簡短、內容卻香艷刺激的信函,自然是以電子信函(e-mail)發過去的。她在函 中對男友的床笫功夫讚美了一番。不料,男友在自滿之餘,卻將信函傳給了幾個哥兒們,且在信中附註了一句:「小妞這種讚美才算真正的讚美,不是嗎?」
想也知道,布萊德這些哥兒們很快地也將信函傳給更多人看。不用多久,可憐的克萊兒已成了人人談論的對象-網路世界的「柳思基小姐」了。一封措辭不 小心的電子郵件,讓她個人的性癖好成了全世界的公開秘密。
由於克、布兩人在信函中都使用全名,新聞界不難找到他們。至十二月十七日-也就是那次要命的幽會之後一星期-為止,克萊兒為了逃避媒體的追逐,還 在四處尋找親友家躲藏。英國的八卦報紙不但刊登了他倆的照片,連他們在倫敦的公寓也一併公開。克萊兒的母親表示:「她被這個事件嚇壞了。」
廿七歲的布萊德呢?現在不但已被八卦小報的女性新聞評論員封上「卑鄙的布萊德」這個綽號,而他及他任職的「諾頓•羅斯」法律事務所的四位同事,還 在等待消息,看公司方面是否會以「濫用電子郵件」的名義將他們解職。
為了便利網友追蹤這次事件的整個來龍去脈,有人還特地成立了個網站。主持人並要求大家就布萊德是否該被解僱這個問題進行投票。到十七日晚間為止, 贊成解僱的票數是反對的兩倍。不過令人訝異的是,大多數贊成將他解職的理由是「濫用公司資源」,而非排名遙居第二的「辜負克萊兒對他的信任」。
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克、布兩人在那次幽會之前已彼此相當熟識。她一直在英國近年來成長相當迅速的網路業工作,而他才剛到這家為倫敦金融業提供服 務的法律事務所任職。兩人都畢業於響噹噹的私人學校。
有趣的是,布萊德在收到克萊兒這一封對他的性能力表示讚賞的電子郵件後, 喜不自禁之餘自己也加了點評語再發給朋友。但他沒料到,這封信就這樣一傳再傳家喻戶曉,且在傳送過程中還不斷有人添加各種品味高低不一的評語。他更沒料 到,自己會在短短一星期內成了人盡皆知的「卑鄙的布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