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青草湖社區大學課程教材 / 社大網咖:民眾的資訊科學
2002/04/09
談到原始碼的問題,我聯想到一個智財權與社會責任的問題(應該算是題外話)。大家對倉頡輸入法的作者朱邦復 一定不陌生,他放棄了輸入法的專利,但是現實的問題,他必須要有充足的資金才能繼續更好的研究。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沒有獲利的達康公司相繼泡沫化,在網 路上常充斥著所謂的免費資源,但使用者最後常面臨免費之後的困擾(如收到大量的垃圾郵件、廣告郵件)。(凌/Angelia)
哇呵,我個人的立場是「一個反對智慧財產權私有化的『作者』」,或者教條一點的說,我認為智慧財產理應該是共產主義式的,因為創作通常都是集體主義 式的。雖然很多作者(或版權擁有者)認為創作、創造是發生於一兩個靈光乍現的智慧,但通常都故意隱去不說在靈光乍現之前,該作者已經花了多少時間閱歷這個 世界的種種好處。我現在再回應凌的想法,也希望凌繼續惠予指教。
現在很多關於「智慧財產權」的操作邏輯,其重點是「財產權」而不是「智慧權」,是和營造商投資房地產事業沒什麼兩樣的。他們的所在意的不是提供多少 的資金才能繼續更好的研究(如蓋更好更舒適更符合環境生態需求的房子),而是在投入了大筆的資金以後,其獲利率可否達到其所預期。所以對於作者來說,這就 是一個進退兩難的情況了。完全沒有資金當然是不行,但是一旦有人提供資金,又好像是把靈魂交給了魔鬼,任人驅策宰割----你今年可以幫我賺多少錢呢?當 然作者自己可以賺大錢更好,但是這樣的作者實在太少了,可以賺大錢的作者早就改行當老闆了,自己剝削搾乾自己,創作不出什麼像樣的東西了。
網路是讓這種兩難的情況又多一種平行的選擇。在網路之前,不和資金提供者打交道很難獲得資訊、資料與知識的來源(大部分都需要錢,譬如至少要花錢買 一本書或影印),不容易遇到有相同研究領域的同儕(沒有研究經費出國實在太難了),成果不容易發表出去(要看資金提供者的臉色,不賺錢的研究成果幹嘛要發 表、販賣?)有了網路以後,要繼續和資金提供者打交道也行,但是如果選擇不打交道呢?以我們觀察的很多實例,似乎也非常的可行:免費的資訊、知識來源,不 用出國、甚至不用出門就可遇到同儕,成果發表那當然更不是問題了。雖然研究還是比較困難一些,但是不用看人臉色做研究實在是一件比較舒服、好玩的事情。研 究、創作本來就是Have Fun嘛!大部分的創作者研究、創作的原始目的都不是為了錢,都是一種熱情或好玩,Eureka式的興奮,而且發表研究成果,通常是想告訴別人「我很行」 的自戀目的,當然是越多人知道越好,網路不就是一條及時讓很多人知曉的快速道路嗎?何須再透過資金提供者從中攪和。至於作品、研究成果能賺錢當然更好,只 不過那已經不屬於創作的快感了一部份了,創作的快感是來自於過程,而不是來自於結果,很多作者把作品「生出」以後,就不會再去理會這個「小孩」了,所以這 個「財產」誰擁有都無所謂。在《駭客倫理與資訊時代精神》這本書理也提到不少類似的想法,駭客寫程式為了什麼?為了刺激、好玩!那駭客活得下去嗎?沒辦 法,沒有錢三餐吃泡麵也是得活。那為什麼不回大公司寫程式呢?看看Windows的例子就知道,誰注意你的研究成果呢?大家只在意蓋茲先生的想法,主要不 是他會創作、寫程式,而是他有很多錢。
關於垃圾資訊,生產資訊的社會責任,網路的世界並沒有和現實世界差多少。以電視台為例,多了這幾十個頻道與幾百個節目,不是垃圾資訊的又有多少?好 處是對於觀眾來說,選擇的機會增加了,但是和瀏覽網站一樣,我看絕大部份的觀眾看電視時,都是拿著遙控器不斷的往上、往下的循序在所有頻道中跳躍著。看了 一整晚的電視,腦筋裡面也真的只會浮出「垃圾」兩個字,沒有任何一個節目完整的從頭看到尾,跟瀏覽網站差不多。又譬如說垃圾信、廣告郵件,我住的公寓樓下 信箱,一個星期不到就會被塞爆。開的車,每天都好幾個有色情電話Stickies黏在窗邊。買一份報紙,洋洋灑灑一大疊,又有厚厚的夾報廣告掉出來,其實 真正可閱讀的也是只有那幾版,沒幾天下來,又得辛苦的扛去收舊報紙的地方。每天走在街上,漫天蓋地的免費資訊,如看板、廣告、招牌、傳單、播音、電視牆, 像是疲勞轟炸----網路只是反應了現實世界的狀況而已,畢竟人類在現實世界怎麼生產免費的垃圾資訊,在網路上也是用相同的方式生產著,人類不可能因為網 路而有更多的自省能力,當然也不可能因為網路而突然變得更壞,人類就是人類。唯一稍稍可以自我安慰的是,在網路上生產垃圾資訊,大概是不用砍樹,算是較為 「環保」的行為----頂多讓發電廠附近的居民多咳幾年的嗽,提早罹患各類癌症。
我個人冒犯的以為,朱邦復先生除了倉頡輸入法以外,尚未創造出太有影響力的作品(也或許是我個人極度無知)。資金並不能保證創造力與智慧的出現,資 訊與知識的公開分享對於創造力的形成才是有幫助的。有一個很好的反例是中國式的獨門祕方的處理方法,因為強調著「專利」、「壟斷」、「留一手」,結果這些 知識到最後不是都失傳了嗎?目前,有誰知道傳統建築裡的「斗拱」是幹什麼用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