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 | 【中文】 | 【更正/補充欄】 |
Classification scheme |
分類表 |
|
Facet analysis |
分面分析 | |
Enumerative |
列舉式 | |
Analytico-synthetic |
分析合成式 | |
Classmark |
索書號* |
|
Divide like |
仿分 | 註 1 |
Add instruction | 加「號」(複分)說明 | 註 2 |
Phoenix schedules | 再生表 |
註 3 |
Notation |
標記 |
|
Subfacet | 次分面 | |
Pseudo-hierarchy |
虛擬階層* |
|
Umbrella heading |
概括性標目* | |
Main Class |
大類 |
|
Array |
類組 | 註 4 |
Centred heading |
書頁中心標目 | 註 5 |
Citation order |
類目引用次序 |
|
Preference instruction |
優先指引* |
|
Expansive classification |
展開式分類法 | |
General work |
綜合性著作 |
|
Cross-classification |
混雜類目 | |
Shelf-list |
書架目錄 |
|
Abridged edition |
縮版 |
|
Full edition |
足版 |
|
Medium edition |
節版 |
|
Auxiliary table |
輔助表 |
註 6(通用) |
Hierarchy |
優先級 |
DDC | Deway Decimal Classification |
UDC | Universal Decimal Classification |
LCC | Library of Congress Classification |
BC |
Bliss Bibliographic Classification |
CC |
Colon Classification |
USMARC |
United States Machine Readable Catalog |
IIB |
Institute International de Bibliographie /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Bibliography |
FID |
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Documentation /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
三個主要的通用分類表是杜威十進分類法(DDC)、其衍生的國際十進分類法(UDC)以及美國國會圖書館分類法(LCC)。在 此處將被稍作詳細的敘述。兩個其他的分類表:布里斯書目分類法(BC)及冒號分類法(CC),由於其對現代的理論與實務之影響,將被簡短的討論。讀過這章 後你將:
三個主要分類表已經完全在分面分析的概念被加以發展之前加以介紹。儘管都具有分析合成式的一些特色,基本上它們均為列舉式分類表。如果使用國際十進分類 法,比起杜威十進分類法將更具有延伸性–儘管杜威十進分類法已經包含住分面分析的原則,也正在合併更多合成的特質。如果使用美國國會圖書館分類法,以上這 些將都成為次要的特色。【回頁首】
- 瞭解三個主要通用分類表的結構與主要特色。
- 察覺布里斯書目分類法及冒號分類法對分類理論與實務的顯著貢獻。
- 得知贊成或是反對修改已出版分類表的論據。
- 瞭解特殊分類表的定位。
(一)1876年杜威(Melvil Dewey)出版《圖書館圖書及小冊子編目及排列之分類與主題索引》(A Classification and Subject Index for Cataloguing and Arranging the Books and Pamphlets of a Library),特點有三:
(二)1885年之二版再建立三個原則:
- 偉大的演進:以書的關聯性為書定出索書號,不遷就於固定處,更加彰顯各項主題。
- 以簡單的十進位形式取代繁複的標記。
- 詳細的主題索引。
(三)1951年原數字之完整性難再維護,大幅修訂後稱之再生表(註 3),日後亦持續修訂。
- 十進位複分:比起單靠十進位數字更能支援主題的細節。
- 數字的完整性:1951年前均遵照其指示,對於類號只擴充不遷移。對使用者有所擔保,但其結構會日漸老化。
- 綜合:化身為(a)形式複分表與(b)仿分(註 1)之指引及加「號」(複分)說明(註 2)的先驅,使類號可互相冠用以表達特定分面。
(四)正表
- 類別的分類
- 杜威將分類法融入純粹數字之標記之中而加以管理,每個階層只能允許九個複分。
- 三位數可容納999個號碼,全部使用之。
- 一個分面或次面難以包含所有面向,又列舉式者為少數,導致可能同時須依照數個規則進行分類。
- 另以虛擬階層節省類號空間,以概括性標目處理各式關聯鬆散之主題。
- 例:380為交流、通訊、運輸,387為水、空氣、太空運輸。
- 少數之處忽略階層式分類,讓更寬廣的分類能被附加。
- 例:原385-388間為鐵路、運河、海運、陸運,而無運輸之分類。
- 大類:1876年至今,各大類之發展不等。各類以學科為基礎,偶有例外。(圖8.1)
- 例外:770攝影同時包含技術與藝術分面。
- 分面
- 杜威對各分面僅有初步認知,分面間的關係結構次於標記。
- 有時標記被提供給有條理的分面結構,但經常因為沒有如此做而導致混亂。
- 類組(註 4)如有剩餘空間,可能被用於使用另一原則的類組上。
- 例:720為建築結構,722-724為建築學校與風格,725-728為特殊形式的結構。
- 次分面或類組(註 4)
- 原來漫不經心的編訂,後來盡力重整成功。許多結構上的問題是遺留自杜威對分類的原始處置上。
- 已被完全修訂的分類表具有更加規律的結構,儘管其合成的程度有重大之變化。
- 編者必須在理論性的描述與讀者的接受程度間將界線拿捏好。
- 例:370教育類雖已被廣泛修訂但仍有結構上的問題,但教育方面並無完善之分類法,將其整合將迫使讀者在決定更廣泛分類是否有其價值時產生困擾。不認真的修訂版本還是比起完全無可參照要好。
- 類目引用次序
- 許多奇想已被驗證。現代分類理論的覺醒使其對混亂的表達方式加以更正時,加深而採取堅定的實用主義。
- 愈來愈多使用加「號」(複分)說明為工具進行合成,幾乎所有被加入的號碼都在先前的分類表中。分類表的倒置被加以應用,可以直覺或有意識的使用之。(圖8.4)
- 更為系統化的合成由第一冊中的附屬分類表提供:
- 表一:標準複分表,可用於分類表中任何號碼,涵蓋一般的形式或主題。
- 表二:地理複分表,通常使用於表一-09之後。
- 表三與表四:個別文學複分表、個別語言複分表,各自用於800文學類與400語言類。
- 表五、表六、表七:人種、種族、民族群體複分表以及語言複分表、人物複分表,只能依指示使用。
(五)標記
- 其標記即為最大優點與最大缺點。使用十進位數字簡單且全球通用;不均衡的分布造成長串的數字,也造成以「9」表示其他主題的循環。
- 更糟的是實務上運許以標記指定主題之順序,甚至是類目引用次序。
- 無法滿足無限制的人名清單。
- 例:800文學類無法以作者為依據進行複分。
(六)字序索引
(七)組織、修訂與使用
略。【回頁首】
(一)源於美國國會圖書館1897年的搬遷。
(二)分類表有二十一大類,共五十冊。1899年起印,1910年實際完成。K法律類在1969至1993年間完成。多數分類均修訂過。
(三)一如其名,為美國國會圖書館之分類法,滿足其自身需求。
(四)由館員普特南(Herbert Putnam)與其首席分類員馬特爾(Charles Martel)與圖書館主題部門的員工一同發展。
(五)屬於世界上最大圖書館內部的分類法,旋被認定適合其他大型學術與研究館藏使用。1901年決定印製目錄卡片售予他館。
(六)正表
- 以已廢止之科特(Charles Ammi Cutter)的展開式分類法為基礎。
- 其大類在一世紀前即已清晰的容納美國國會圖書館之需求,以實用主義排列之,排除杜威十進分類法之風格。(圖8.6)
- 各類被分開編輯,可獨立使用。
- 完全為列舉式,重複之細節多,紙本相當笨重。
- 各類被廣泛的層屬關係加以類分,編輯時幾乎未有分類理論,即使在同一類下,也無法考慮到層屬關係與分面結構之一致性。
- 做為最列舉式的分類表,只能藉由實務學習,而非原則之應用。
- 最大優點為因學科專家察覺有其需求而使各類存在,其順序與細節均已被發展,以迎合在嚴格環境下對大型館藏加以操作的特殊需求。
- 循環之論題:
- 在一主題下有一般形式與主題分面優先於綜合性著作之傾向,但在期刊與社會、收藏品與字辭典、理論與哲學及會議、歷史、綜合性著作處有所差異。
- 字序複分,此一精確的方法存在於科特號碼中,給予單一分類者極大之彈性,並提供足夠處理權威控制,避免混雜類目。
- 數量可變的合成方式,使其所有應用均在其大類之中,故無屬於通用分面之分類表。但P類偏離了詳細的分類表,奇妙的以個人作者為基礎而複分,指出分派給個人作者的標記符號,依照線性的指引加以類分。
(七)標記
- 一般形式:一至三位大寫字母跟隨以至多四位數字,非十進位用法。
- 標記間留下空間,如果已被填滿,標記將以十進位方式展開,清晰而精細。
- 科特號碼的使用增加標記的複雜性。不過有官方手冊指引書架目錄之處理。
- 以美國國會圖書館機讀編目格式紀錄的美國國會圖書館索書號包含完整的架號,故以科特號碼結尾;當A-Z的主題複分被使用時,其也有可能連續出現兩位。
- 許多圖書館察覺可依照其狀態使用美國國會圖書館架號的優點,轉而使用之。
(八)字序索引
- 本來沒有官方整合之字序索引,只有各冊之索引。
- 美國國會圖書館副標題表與美國國會圖書館分類法之索書號相關,就如同一部粗略而現成的索引。
- 光碟版有整合之索引。
(七)組織與修訂
略。【回頁首】
(一)國際十進分類法
- 1894年,比利時人歐特萊(Paul Otlet)與拉方庭(Henry LaFontaine)著手編輯一份「全球知識紀錄索引」。
- 由於牽涉多國語言語須被全球接受,標記十分重要。當時杜威十進分類法為第五版,獲杜威之授權,採用之擴充其類表。
- 1895年成立國際書目協會(IIB)負責此索引。第一版於1904年與1907年間發行於法國。第一次世界戰後不利索引之發展,仍於法國出版第二版,於德國出版第三版。
- 國際書目協會演變為國際資訊暨文獻聯盟(FID),1961年官方的主管機關英國標準局出版英文縮版,1943年至1980年間出版英文足版。
- 1992年,所有權利與責任由國際十進分類法聯盟(UDC Consortium)承接,而有多個國際與國家組織。1993年國際節版第二版以英文出版。
- 以其他二十多種語言出版足版、節版與縮版。法文、德文、英文為其官方語系。
- 正表
- 其大綱自始至終跟隨杜威十進分類法,主要不同處參見圖8.8。
- 分類表與標記具層屬端係,但較杜威十進分類法不明確。無縮排設計,使用粗體字,以六位以下之數字機械式地被標記所用。愈短的號碼以愈大的字型表示。
- 節版中許多類號具有描述所聚集主題之標題,足版對每一分類提供其子類別。
- 分類表包含一些前組合式分類。產生許多列舉式的複合字,顯示主要以合成來進行前組合。
- 例:341.345為中立國家軍人之拘留。
- 分類表中常見特殊輔助表之使用,常以「.0」(有時多一「-」或「'」)來指引過程或操作的層面。
- 例:636為動物飼養業,636.082是飼養動物的特殊輔助,636.1為馬,636.16為小馬。
- 承上,636.1.082與636.16.082為馬與小馬之飼養。
- 某些地方使用杜威十進分類法中加「號」(複分)說明,以全等符號指出。
- 有十個通用輔助表。(圖8.9)(註 6)
- 大多數的輔助號可彼此重複或混合使用,使可進行高度的合成。
- 冒號是通用關係指標:顯示在機器檢索成為基準前,使用國際十進分類法編製主題索引時常會發現以冒號組合出相當長的標記以包含四個或以上的分面。
- 個別使用者可以自行選定類目引用次序為其通用分類表獨特之處,但有標準類目引用次序作為建議,也常透過特殊輔助號建立之。不過個別讀者需要一致的類目引用次序,故權威檔的維護更顯重要。
- 有許多可用以改變標準類目引用次序的工具,如冒號。
- 例:17:7為藝術倫理(Ethics of Art),可表示為7:17使藝術之層面較倫理為先。
- 例:343(410.5)為「刑法–蘇格蘭」,但可以用34(410.5)3表示「法–蘇格蘭–刑事」。
- 複雜排序方式:依照標記中非字母與數字的範圍,或是依照被獨立使用的輔助號,因此分類號可以用括弧、等號、雙引號開頭。
- 等同與延伸符號「=」及「/」在分類上有較寬廣的範圍,排於純粹數字類號之前。之後順序為:「 (空白)」、「:」、「=」、「(...)」、「'...'」。
- 標記
- 因為有非字母與數字之輔助號,其標記比杜威十進分類法更複雜,但也較不流於浮面。
- 大類與其類分不以「0」填滿為三位數,但每三位數以「.」分隔。以十進位展開之觀念可加以理解。
- 由於國際十進分類法被大量發展用於科學與技術方面的文章,標記的指派較杜威十進分類法更不平衡,5類及6類幾乎佔分類表的三分之二。
- 字序索引
- 單冊縮版與兩冊節版各有其完整索引。
- 如同杜威十進分類法,分類者被建議先從分類表下手,將索引用來查核選號或選定相關類號之確實性。
- 索引無法呈現合成號碼。
- 組織與修訂:略。
(二)布里斯書目分類法
- 布里斯(Henry Evelyn Bliss)終身從事分類研究,兩本主要著作於1940年至1953年間出版。
- 創設於英國的布里斯分類協會維繫並發展分類法,從事分析合成原則之修訂,使用並發展分類研究團體之工作,以朝向一個難以描述的目標–一個全新的通用分類表。
- 原始的布里斯分類表只有合成的特質,本質上是列舉式的結構,在分類的順序上特別講究。修訂版(BC2)保留其結構之大要,實際上是新的分類法,這是我們要討論之處。1977年各類接續出版,至今尚未完成。
- 正表
- 布里斯書目分類法二版具有全然的分面性,只有單一概念呈現於分類表中,保持嚴格的層屬關係。(圖8.10)
- 當標記並非層屬時,優先級被清楚的在每一欄之首以縮排與摘要指引出來,子分面被呈現於圓括號中。
- 基本類目引用次序為其規律–以無規則的方式給予數字標記。
- 二版將一版之大類小幅更動,持續體現布里斯之原則。
- 分類表不間斷的分面形式,所有分面與子分面均被小心地指出,複雜的分面結構看來嚇人。
- 分類表之順序與類目引用次序總是相反。子分面之例在236頁圖8.12。
- 例(圖8.12):信仰羅馬天主教之中產階級男性青年黑人
KNB 中產階級
KNR 青年人
KNX 男性
KPB R 天主教
KPF BF 黑人(查自表三)
- 以反轉順序(由下而上)連接各類標記:KPF BF + KPB R + KNX + KNR + KNB
忽略各標記與前一標記重複處:KPF BF + B R + NX + R + B
以每三位連接各標記:KPF BFB RNX RB
- 標記
- 二版同時使用數字與大寫字母,同時使用於大類上,數字只用於通用複分以指引分面:2為自然形式、3為呈現或整理之形式、4/9為通用主題複分。
- 建立索書號之方式是依照可追溯的標記。標記非常簡短,可以包含眾多層面於一小範圍。確保簡潔以:
- (作為)長標記之基本成分
- 合理的對各類配置標記
- (作為)非層屬性標記
- (補足)層面指引之缺乏
- 為了更容易使用,標記被每三位做一分隔。
- 與杜威十進分類法相較,其符號表示方式奇特,類號之長度反應的是文獻的估計值而非複分的程度,非層屬性。
- 字序索引
- 如同國際十進分類法,索引僅表示簡單的概念,每一冊有其索引,無通用之索引。
- 分類員要先決定其大類,而無索引可先做查閱。
- 每冊有分類表大綱,第二層次約有一百項分類,與杜威十進分類法第二層次大綱相似。
- 組織與修訂
略。
(三)冒號分類法
- 由阮甘納桑(S. R. Ranganathan)發明,印度以外之處少用,西方世界多對其發展分面分析之歷史感興趣。
- 1933年首次出版,繼起之版本劇烈變動,現今為1987年出版之第七版(缺乏索引)。
- 分面規則簡單,耐久而難忘:人(關鍵系統)、事(材料)、能量(過程與操作)、空間、時間,即為「PMEST」。
- 阮甘納桑設定兩項工具:
- 可應用於不同層次之基本類別:即子分面,用以指出基本層面如種類、部分與用途。
- 循環:在一些次要層面的類目引用次序中,使人、事、能量(PME)進行第二回合的作用。
- 每一類有其分面規則,以「PMEST」為基礎,需要不同的層次與回合數。
- 遵行其儉約律,簡便的給予資訊,使用非文字與數字之文字為層面之指引,可比擬國際十進分類法。
- 阮甘納桑無疑為現代分類理論之父,也是控制語彙的起源之一。【回頁首】
(一)已出版的分類表是複雜的,不論哪種分類表,都會有其管理者對某處感到不滿意的機會。原因有:
(二)修訂有二種:
- 提供額外的說明,以使通用分類法能應用於特殊館藏。
- 提供特殊館藏較短的基本標記。
- 修改類目引用次序,建立相關關係。
- 簡化分類法。
(三)在任一案例中,須被詳加考慮所牽涉之處:
- 使一個或多個分類表的替代者被加以使用。
- 補充或發展未經授權的修訂。
(四)分類表的修訂經常進行,尤其在已出版的分類表與書目中心的發展不若今日時,以及當分類法被期望不只是排定架位而在有些地區被視作萬靈丹時。【回頁首】
- 許多圖書館製作含有杜威十進分類法與(或)美國國會圖書館分類法分類號的書目紀錄,必須指派資源以指出需要修訂的分類號,也要能使各館內的修訂被應用。
- 從前許多修訂是為了對主題索引提供額外的細節,今日已有其他方式可供運作。
- 從使用者而來對部分分類表修訂的壓力是否可被客觀的方式加以滿足(如利用教育)。
- 分類表的出版者是否準備做官方之修訂?各館內個別修訂者可資利用於未來的版本。
- 同一或相似的問題是否在別處重現?如何被指出?
(一)通用分類表無法包含所有的知識,特殊分類表在以下環境中能被找到:
(二)一般來說,分類表只支援涵蓋一種主題範圍,或用以應付一群使用者之喜好。其形式:
- 書目、索引、摘要服務及有關之資料庫。
- 特殊館藏架位安排。可能在工商、研究圖書館、政府專家圖書館、志願性部門之組織、一般圖書的特藏(尤其是公共圖書館的地方文獻)。
- 通用分類中特定分類的架位安排,如美國國會圖書館分類法中未出版的K法律類。
- 用結構完全之索引典作索引的分面分類法:索引典有其前組合之標記與規則之系統化呈現,可用於在書架分類中進行前組合檢索。
- 檔案以主題為關係的順序排列的紀錄管理系統。
- 以常見的主題為限的分類表,如音樂、保險。
- 設計給其他相關主題的分類表,如地區特藏、工業圖書館。
- 提供特定使用者使用的分類表,如兒童。
- 提供特定形式之文獻使用的分類表,如圖片、錄音資料。
- 對想像出來的主題內容加以分類的分類表,如小說、繪畫。
(三)使用特殊分類表的基本理由相同,大量的文獻,修改已出版的分類表也是。
(四)特殊分類表之全盛期在1960年代至1970年代,在已出版的分類表與書目中心未被發展,而分類法被期望輔助索引之功能。
(五)另一方面,圖書館大幅的擴展,造成戰前分類理論的興盛,設有特殊館藏者很自然會採用符合需求的特殊分類表。
(六)特殊分類表出版者眾,圖書館學校的學生擔任編輯,如同以相關專業與嚴格的理論加以考驗。
(七)1970年代後,許多分類被屏除,今日圖書館或資料庫主管多在主要通用分類表無法滿足時,才被建議考慮使用現存的特殊分類表,創立特殊分類法更是最後的選擇。
(八)焦點已轉移:索引典、權威檔將被所有關於特殊主題之檢索加以使用,既有已出版之分類表足以安排架位使用。【回頁首】
三個主要的通用分類表均已存在超過九十年。它們都已享有一些政府專業機構的官方支持措施,無疑的這對於其持續的成就是最為重要 的。在上個世代的演變中,有助於以架位為核心而集中產生紀錄,已導致今日對已出版分類表的修改較不重視。連同分類法之索引功能在實質上的轉移,已減少對特 殊分類表的需求。【回頁首】
註 1 仿分:分類表的類目注釋用語,指該類(組)可以仿照前面的某一類(組)進行細分,即可以使用相同的複分號,是分類法中複分方式的一種。杜威十進分類法第十七版以前版本稱之。
註 2 加「號」(複分)說明:杜威十進分類法第十八版中用以指明哪些號碼可以加在基本類號之後的說明詞,相當於「仿分」。
註 3 再生表:為一個特定學科完全重新編制的類表。除了個別情況外,只有基本類號須與以前各版保持一樣,其餘各號都可以改用。杜威十進分類法第十八版的法律類和數學類屬之。
註 4 類組:在分類工作中,按照單一的特點對大類(Class),或二級類(Division)進行細分,從而形成具有相同特點的同位類組。......一個類目當中的每個類目各自獨立,彼此間沒有屬分關係;但一個類組應將所有同一性質的有關類目包括進去。Array 與 Subfacet 屬同義的分類術語。
註 5 書頁中心標目:此為一種排版形式,即將一個上位類的起止類號和類明排在版面中間,而不與下面的具體類齊行。
註 6 通用輔助號:使用輔助表擴大細分時所用的關聯符號,1.組合符號 + 和 / 2.關係符號 : 和 [ ] 3.語言符號 = 4.類型符號 (0) 5.地域符號 (1/9) 6.民族符號 (=) 7.時間符號 '' 8.字母與數字輔助號 A/Z,No. 9.觀點符號,00 10.特別輔助號 -- 以上排列次序,是輔助表在組配當中的規定使用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