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典藏所 - 英國大學

1毛慶禎 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副教授
http://www.lins.fju.edu.tw/mao/ul/repositoriesuk.htm
2006/2/22
    1. 導論
    2. 標準
    3. 學術研究
    4. 數位學習
    5. 多媒體

1. 導論

典藏所 (repository) 係指典藏數位內容的地方, 它有很多名字: archives、digital libraries、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s 等, 圖書資訊專業人員透過典藏所讓資訊便於流動。

有多種類型的典藏所, 個人的或機構型、開放近用或管制近用。

英國大學的典藏所由資訊系統委員會(UK Joint Information Systems Committee, JISC)協助建置, 成為資訊、研究、教學過程裡, 重要的一環, 教師、學生、研究人員及行政人員都仰賴它。

2. 標準

典藏所及其典藏的內容必須以公開的國際標準建置, 才能夠達到真正的共享及流動。

在典藏所端, 最重要的標準是開放典藏促進會後設資料擷取協定(Open Archives Initiative Protocol for Metadata Harvesting, OAI-PMH), 依此標準建置的典藏所, 才能夠讓後設資料被其他使用者讀取。

數位內容的標準較繁瑣, 視其領域而定:

  1. 書目資料 - 機讀編目格式(UNIMARC、MARC 21、中國機讀編目格式)及都柏林核心集、IMS Learning Objective Metadata、ISO 19115:2003 Geographic information -- Metadata
  2. 包裝檔案及後設資料 - METS (Metadata Encoding and Transmission Standard)、IMS Content Packaging、MPEG 21 DIDL (Digital Item Declaration Language)

3. 學術研究

以稍早的 FAIR (Focus on Access to Institutional Resources) 為基礎, 英國的數位典藏所計畫(Digital Repositories) 包括25個研究案, 分別探討典藏所的角色及運作, 以促進學者分享研究成果為目標。

開放近用是關鍵的驅動力, 透過網路自由取得公款補助的研究成果, 已經成為潮流。英國有幾個政策性的宣示:

有幾個計畫協助大學建立它們的典藏所:
不祗是近用至出版品, 學者還需要近用至該等出版品的源頭, 即相關的引文。透過網格運算 (Grid computing) <http://www.gridforum.org/> 及網路服務標準 (Web Services) <http://www.oasis-open.org/>等研究, 發現更多的解決方案。

JISC 補助的計畫中, eBank <http://www.ukoln.ac.uk/projects/ebank-uk/> 屬於先導型計畫, 帶動其他的計畫:

這兩個計畫連結實驗室的原始資料、資料分析工具及技術, 並典藏研究資料、研究報告及出版的學刊論文。

研究範圍更大的計畫, 持續進行中:

版本辨識、數位權利、後設資料品質、文化差異、長久保存等議題, 在新的領域總有新的面貌。開放近用博碩士論文最能彰顯這些議題的重要性, 以館際互借傳遞印本論文的時代, 其影響力相當有限, 以電子檔傳送時, 不但時效較佳, 也能更有效地被利用。

4. 數位學習

建立、共享及使用線上數位學習資源, 形成師生互動的有效工具之一。英國有若干基於典藏所概念形成的數位學習計畫。

互通(interoperability)是數位學習的要素之一, 若干計畫專注於討論它:

障礙難免, Community Dimensions of Learning Object Repositories 的計畫 <http://digbig.com/4gfae> 辨識這些障礙, 並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

JISC 的典藏所計畫 <http://www.ukcdr.manchester.ac.uk/>, 為醫學院學生測驗之類的高風險評鑑, 建立共通的環境, 以其分享其成果。Accessing and Storing Knowledge 計畫以網路服務標準 Web Services standards <http://ask.oucs.ox.ac.uk/>為基石, 讓機構內的系統得以加入模組化的外在環境。

數位權利是數位學習系統的基礎, 對個人及機構都有重大的影響。Trust-DR 計畫<http://digbig.com/4gfam> 吸取 JORUM 的經驗, 並從其他的計畫得到概念<http://www.intrallect.com/drm-study/>, 建立自己的授權方式, 建立、表達及強化數位權利政策;分享學習資訊的教師, 得到其應得的報酬, 是另一個計畫 <http://rightsandrewards.lboro.ac.uk/> 的成果之一。

Blog、Wiki、P2P等技術都是大學的間接行銷手法之一, PROWE 計畫 <http://www.prowe.ac.uk/> 利用 blogs 和 wiki 大量散布 Open and Leicester Universities 教師的教學資源。SPIRE 計畫
<http://spire.conted.ox.ac.uk/cgi-bin/trac.cgi> 安裝 Lionshare <http://lionshare.its.psu.edu/main/> P2P 系統, 藉以探究在教學的潛能, 改變錯誤的認知, 如: P2P 等於 Napster、等於不安全、等於非法。

5. 多媒體

圖片、聲音、影像在教學上佔有重要角色, JISC 早已做過這方面的研究<http://www.jisc.ac.uk/index.cfm?name=coll>, 典藏所也應可以促進相關的共享。

JISC 發展的 MIDESS 計畫 <http://www.leeds.ac.uk/library/midess/>, 在技術上及政策層面讓三個大學共享圖片, 以支援相關的教學及研究。還有幾個全國性的計畫:

這些計畫共同朝向以典藏所為基礎的全國性多媒體管理機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