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朝祥 | |
社團法人台灣新社會協進會 |
2001/11/14 |
計畫名稱:社團法人台灣新社會協進會(山城發聲工作團隊)教學與行政用電腦設置計畫
捐贈單位:中國信託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主辦單位:中華民國善願愛心協會
協辦單位:私立輔仁大學、中華民國軟體自由協會
連絡人:山城發聲工作團隊執行長施朝祥
(04)2572-3852,0921-103606,(02)2572-4171(傳真)
申請日期:2001年11月14日
硬體需求:
工 作 團 隊 負 責 人 數量
山城發工作團隊 施 朝 祥 5 長老教會石岡新社九二一關懷站 張再凱主任 2 台中縣東勢愛鄉協進會 楊麗琴理事長 2 台中縣農業文化發展工作室 李 昕 曄 2 石岡果菜生產合作社 黃 程 逸 2 綠色行銷工作室 陳 秀 柑 2 合 計 15
緣起:
山城發聲網路建構計劃:山城文化圈網站經營(資料庫部分)
1. 計劃說明
網站已具有農產品交易之電子商務功能,將擴充其為結合休閒旅遊與在地文化商品流通之電子交易新功能。
2.現有的成績
網站架構以正在發展中的921farmers.org.tw為架構繼續擴充,並加強山城文史、生態部分。
3.預計內容
■報導及評論
【說明】這是山城文化圈網站進行工作的主軸,在能許可的範圍內、觀察並在一定的程度上參予與各個領域的社團活動,以培養對於相關議題的了解與掌握,並且從社會工作者的角度、從山城地區的需求出發,提供最即時、最深入的報導及評論。從這個角度來看,山城發聲工作團隊作為對山城文化圈的形塑,並建立起完整的形象。
「報導及評論」在山城地區的脈絡下,有其一定的對象性以及目的,而當這些報導評論累積到一定量的時候,就成為一個更廣闊的角度出發。對於山城地區的觀察,而我們也從九二一地震後,各個工作團隊在兩年多以來所累積起的這些觀察,來進行更進一步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這些觀察,也正是我們在進行這些整理時最重要的資產。
■網路新聞收集
【說明】山城文化圈網站每天的新聞,將採用分工的方式完成,開發剪報介面來完成。預計分成社服、社區、環保、活動、其他五大分類。
此外,在每天剪報完成之後,會再有一個人負責當天新聞的「統整」工作,將四大分類再進行更細的分類,完成之後,將細分類整合進每天剪報的歷史檔中。每週固定在將這些細分類,進行「分類統整」,這樣會形成一個剪報資料的分類索引。
■掃描辨識
【說明】沒有電子檔的山城地區雜誌及新聞,先由專人挑選出值得收集的文章,將文章掃描成適合文字辨識的檔案,在上傳至FTP SERVER,進行分工辨識的工作,辨識完成之後,由執行辨識工作的人,將辨識成的文字檔「貼」成當天的剪報。
■各團體、活動的新聞稿、動員通知、快訊等
【說明】計劃製作「新聞稿張貼介面」,提供各山城發聲團體作為在網路上發稿之用,發稿的同時,也將這些新聞稿同步統整在剪報裡面,這樣做有兩個目的,一個是讓更團體能夠透過這個介面,進行即時的新聞發布與活動宣傳,同事會留下這些活動的相關歷史紀錄,便於日後閱覽查詢。
--關於山城地區的期刊
【說明】分為新舊兩個方面。在新的期刊,一樣製作「發稿介面」,讓發行期刊的單位把相關的文字檔案張貼出來,目的與新聞稿的發布相同。至於舊的期刊,則是情形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如果有保留文字檔的,可利用「發稿介面」一起發表。
•如果沒有文字檔的,可以打字之後,再行張貼。
•另一個處理方式,是將舊的期刊掃描成影像檔,在影像品質與檔案大小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點,這樣的好處是,可以保留這些期刊的原貌,以及一些有意思的圖片。
■環境教育材料(影像檔或辯識、打字成為文字檔)
【說明】相關環境教育的材料上網也具有多層的意義,一是提供後續想要編輯相關材料的人能夠有參考的依據,一是讓這些在「發行」管道上相當困難的資料,能夠透過網路,有一個更容易流傳的方式,再就是任何的材料對於他所面對的問題,一定有其針對性,教育資料與剪報、文宣、新聞稿、活動的報導等等配合起來,更能建構起對於特定脈絡下事件的觀點。
■關於山城發聲工作團隊工作事項相關的論文收集(影像檔或辯識、打字成為文字檔)
【說明】論文的特性是相關的圖表、出處特多、文字量大,需要經過重新編輯,在「上網」的工作上,是特別麻煩的,論文收集的工作,有賴原作者的配合,提供文章的原始檔案,交由網頁編輯人員重新編輯,如果原始檔案已經無法取得,則需要重新打字、校對、編輯。
--活動海報、文宣、布條、頭帶、現場文宣、道具、影像、照片、聲音等(影像檔)
【說明】這些則需要參與活動的人提供,上網的方式是將這些資料的相片製作成電腦的影像檔案,這些東西可對於拼湊活動現場的印象有更多的幫助。
4. 山城發聲工作團隊合作的模式:
山城發聲工作團隊各個工作團隊現在就在進行相關的工作,或者打算進行相關的工作,採取「合作」的方式來一起進行,提出相關的需求,由工作團隊會議具體的討論如何一起工作的方式,將這些需求整合進資料收集的工作裡,並為各個社團設計出專屬的介面,讓讀者可以從你的組織的需求來進入這些資料。
設置程序:
如<硬體需求>所述,分散在山城工作團隊各工作站。
預期效果:
非營利組織則是整個生活圈文化詮釋的實質支援系統,包含了社區教育學習及在地發聲等諸種功能,更重要的是,擔任地方各種正式或非正式網絡的資源聚合中心。在此種互相支援的體系中,不但將產業發展與文化資源作深度的結合,並且也可以使地方的特色不致成為書面性的資料,而能於空間面向及產業型態上作更多元的發展。
軟硬體需求:
Pentium 100以上之電腦,均受歡迎。
可能的話,每配備一部印表機。
不斷電系統。
採用 Linux 中文圖形介面桌面系統,有文書處理、試算表及程式設計等應用軟體。
請提供操作手冊及維護手冊。
經費需求:
電力及其他耗材,由工作團隊自行編列預算支應。
專業性的教學及維護,擬請協辦單位代為招募志工。
各工作團隊自行編列預算,接待電腦志工。
行政管理:
山城聲發工作團隊電腦教室,指定專人管理。
各工作團隊自行購置電腦專用桌椅。
山城發聲工作團隊應指定專人擔任電腦種子教師,接受單位安排之專業訓練。
山城聲發工作團隊電腦教室開授課程,開放山城地區居民使用。
施朝祥 社團法人台灣新社會協進會(山城發聲工作團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