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的時代
- 國民小學的價值
- 閱讀的樂趣
- 兒童的天性
- 相關技巧
1. 2.0 的時代
根據 Tim O'Reilly 自述, Web 2.0 緣起於2001年秋季, O'reilly 公司與 MediaLive 公司的幾場腦力激盪, 經過2004年的 Web 2.0 Conference 之後, 賦予較明確的七個原則: 以網頁為平台、運用共同智慧、資料是下一個商標、沒有軟體版本、程式模組輕量化、服務多個設備的軟體、豐富的使用者經驗。
所以, Tim O'Reilly 認為 Web 2.0 公司的競爭來自七個層面:
舉了很多的實例, 並且用心地做個對照表:
Web 1.0 Web 2.0 DoubleClick --> Google AdSense [廣告] Ofoto --> Flickr [相簿] Akamai --> BitTorrent [下載軟體] mp3.com --> Napster [音樂共享] Britannica Online --> Wikipedia [維基百科] personal websites --> blogging [部落格] evite --> upcoming.org and EVDB [社交軟體] domain name speculation --> 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 [搜尋引擎優化] page views --> cost per click [每次點擊成本] screen scraping --> web services [網頁服務] publishing --> participation [參與]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s --> wikis [共筆] directories (taxonomy) --> tagging ("folksonomy") stickiness --> syndication [聚合]
採用右列技術的公司, 就是 Web 2.0 公司; 採用右列技術的資訊, 就是 Web 2.0 資訊; 採用右列技術的學習, 就是 Web 2.0 學習; 採用右列技術的媒體, 就是 Web 2.0 媒體; 採用右列技術的教學, 就是 Web 2.0 教學, 餘此類推。
今天以前是 1.0, 明天以後是 2.0; 兒童 2.0、老師 2.0、學校 2.0、社會 2.0 ...... 等。不能以 1.0 的態度面對 2.0 的世界。
2. 國民小學的價值
- 「學會學習」(Learning to learn)
- 「終身學習」(Lifelong learning)
國民小學是義務教育的一環, 強迫入學與免費是它的兩項特質。
- 20世紀初期, 日本曾討論臺灣的義務教育
- 1943年(昭 和十八年)才正式實施
- 1947年頒訂「台灣省學齡兒童強迫入學辨法」
- 1968年公布「九年國民教育實施條例」
- 1982年訂頒「強迫入學條例」
「中小學教育多側重升學,事實上不能升學的學生反而居多」 - 蔣夢麟
3. 閱讀的樂趣
從三個面向談論閱讀的樂趣:
能不能閱讀?個人有沒有讀 書學習的基本能力。學習的心理基礎是智力和性向,前者屬普通能力、後者屬特殊能力。
願不願閱讀?閱讀要有成 就,必須靠個人自動自發,鍥而不捨的長期努力。此種內在力量,在心理學上稱為動機。
會不會閱讀?這自然是指 「怎樣閱讀」的問題。對什麼樣的書怎麼讀,在什麼條件下,才能達到具體實用的目的。
4. 兒童的天性
心理學教導很多兒童的天性, 喚回老師及家長深層的記憶。沒有問題兒童, 祗有問題大人, 兒童是大人的寫照。
三日不讀書,言語無味、面目可憎。
從閱讀 的動機、習慣同時著手, 才能體會閱讀的樂趣。
4.1 有動機才有成就
快樂高興就是讀 書的動機, 喜愛書而且接近書, 不怕書而且不逃避書。
先有閱讀才有興趣後閱讀, 有幾個培養閱讀興趣的途徑:
- 確切認識並接受自己目前的 狀況。
- 設定目標或隨喜。
- 改進閱讀習慣和方法
- 營造氛圍
- 活潑生動
- 發表心得。
從閱讀中得到了興趣, 又因興趣而繼續閱讀, 樂趣一發不可收拾來。
閱讀是一種動機、一種能力、一種習慣、一種風氣,
4.2 閱讀須有好習慣
注意力集中, 排除外在的干擾。建立閱讀環境, 集體閱讀, 然後才能隨遇而安。
5. 相關技巧
「春天不是讀書天, 夏日炎炎正好眠; 等到秋來冬又至, 收拾書包好過年。」這是沒有體會出閱讀樂趣的人最佳的寫
照。
5.1 圖書銀行
福州華南實驗小學的學生把自己心愛的書存入銀行, 並借出自己所喜歡的別人存書, http://www.chinaschool.org/kcgg/jiaofa/030508c.htm
5.2 放生圖書
「離開這裡, 就是我的目標」(Weg von hier - das ist mein Ziel.), 法蘭克.卡夫卡(Franz Kafka 1883 - 1924)在短篇小說《啟程》(Der Aufbruch)裡, 如是說。
人要自由, 書要自由, 閱讀心得也要自由。美國的「有書出沒」及「分散式圖書館」兩個計畫, 藉由上網登錄圖書, 指定地點釋出圖書、尋找圖書, 由閱讀人在網路上分享閱讀心得, 將手中的圖書與其他人分享, 或分享別人釋出的圖書。臺灣的「行書」及「書本冒險旅行」跟進, 讓公共圖書館、閱讀會、好書交換及捐書活動, 有了新的意義。http://www.lins.fju.edu.tw/mao/pl/bookcrossing.htm
5.2 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