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統治與全球暖化

毛慶禎 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
for 蘋果日報論壇
http://www.lins.fju.edu.tw/mao/works/20070404.htm
2007.4.4

全球暖化是一個議題,由政治、法律和媒體系統共同誘導一般民眾,進入歇斯底理的恐懼,以便長久保有他們跨國的權力。這是<<恐懼之邦>>小說的情節。

這兩天的媒體報導,聯合國氣候變遷跨政府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提出報告,指出全球暖化的危機,相關的新聞與舊聞同時登載: 珊瑚礁死亡導致每年五萬人吃魚中雪茄毒,格陵蘭島冰蓋與南極冰帽融化導致海平面將升高60公尺,索羅門群島發生地震引發10米高的海嘯。

2004年小說<<恐懼之邦>>的情節,彷彿在2007年的真實世界演出。小說不能當真,不過,很多小說的內容被科學實踐出來,人類登陸月球是其中一例。

<<恐懼之邦>>說,環保人士為了自身的特定目標,有意曲解氣候變遷的數據,製造恐懼的駭人預測,以便獲得更多的捐款。實際上,全球暖化是不存在的議題,純粹是刻意製造出來的恐懼。

一部份人士認為,所有的環境保護原則、永續發展的議題等,都是為了保存西方的經濟利益,它是「我已經有我的了,我不要你去拿你的,因為你會引起太多的污染」。

全球暖化

根據報載,若干美國及國際組織再度提出全球暖化的報告,指出氣候變遷造成人類的生存危機。稍為受過學術訓練的人,就可以看出報導的虛偽。

它說: 2006年12月至2007年2月的平均溫度,升高了攝氏0.27度,創下127年以來的新紀錄。事實是,連續的氣溫記錄可追尋到1880年,就是127年;這三個月的溫度升高了攝氏0.27度,這是什麼意思? 和什麼時候比較? 在什麼地區記錄到的溫度? 都市還是鄉村,寒帶或熱帶?

它說: 2006年的年均溫達攝氏14.62度。事實是,這個數字怎麼來的? 完全沒有統計學上的意義。

它說: 2006年二氧化碳的濃度飆升到380ppm, 創下80萬年來的新高。事實是,空氣中濃度超過380ppm的東西太多了,創下80萬年來新高的東西也不少,為什麼單獨關心二氧化碳?

它說,如果,格陵蘭島冰蓋與南極冰帽全部融化,科學家預估全球海平面將升高60公尺。事實是,科學家早就以電腦模擬過,在特定條件下,格陵蘭會在一千年後失去它的冰蓋,不是明天,也不是十年後百年後。而且這些特定條件不曾持續一千年不變,所以,一千年後的格陵蘭失去它的冰蓋,機會微乎其微。

它說,以目前暖化速度來看,所有海拔10公尺以下的區域將受威脅,全球2%的土地將被水淹,6億人無家可歸,包括上海、紐約、東京等大都市。事實是,前面才說升高60公尺,怎麼又降為10公尺? 科學家的研究清楚指出,六千年來,海平面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每百年上升10至20公分,近年的衛星照片證明這個上升的速率沒有改變,海平面上升是長期的現象,與全球暖化無關。

它說: 因為全球暖化造成60餘國食物短缺、飲水不足,面臨戰爭威脅。事實是,很多國家面臨食物短缺、飲水不足的民生問題,也面臨戰爭威脅,可是和全球暖化有關嗎? 很多人認為臺灣面臨戰爭的威脅,不過,從來沒有人認為此威脅與全球暖化有任何關聯。

新聞報導: 海水溫度上升,珊瑚礁適應不良而死亡,導致每年五萬人吃魚中雪茄毒。事實是,全球暖化對海水溫度的影響,不致讓珊瑚礁適應不良而死亡。

索羅門群島的海底地震引發海嘯。事實是,新聞媒體為什麼把這則新聞與全球暖化扯在一起,這與全球暖化何干?

新聞操作

1850年以來,地球溫度持續上升,因為我們剛渡過為期四百年的「小冰河時期」。所以,根本就沒有全球暖化這件事,這是<<恐懼之邦>>小說的推論。

這些新聞在聯合國發佈研究報告時被報導出來,<<恐懼之邦>>小說提出一種的解釋,它認為這是新聞操作。在一個研討會/發佈報告時,同時報導看似相關卻沒有關連的事件,以增強該研討會/報告的新聞性。

<<恐懼之邦>>描述了在二種製造海底地震的方法,並且就在索羅門群島引發。描述崩解冰山的方法,並適時地切下一塊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塊冰山。

錯誤的過去

1980年以來的環保運動,經歷科學革命的時代,混沌理論、災難理論等新知,改變人類對演化和生態的看法。然而,環保運動者還是執著於1970年代的觀念和論述,完全無視於科學的發展。

人類的愚蠢行為層出不窮,禁用DDT、左腦右腦、優生學祗是較為出名者。

<<寂靜的春天>>於1962年出版後,DDT成為過街老鼠,雖然不曾被正式禁用,祗是建議不使用它,形成風潮後,世界各 國紛紛禁用。禁用DDT之前,全球每年有五萬人死於瘧疾,禁用DDT之後,每年有250萬人死於瘧疾,絕大多是在非洲。毒性更強的殺蟲劑巴拉松,卻仍持續 使用。

1976年一位科學家對動過大腦手術的人進行研究,研究對象的左腦和右腦被分離開來;研究的結果被人廣泛解釋成: 人體的大腦以行為思考模式來劃分,一般可分為左腦、右腦兩部分,左腦主思考、文字、計算、閱讀、書寫等邏輯推理功能;右腦則主直覺、影像、靈感、體育、藝 術等情感創意功能。

到了1980年,科學家已經證實,左腦右腦的說法是不對的,兩個腦半球不會分開來獨立運作,但是左腦右腦的書,還是充斥於書店及圖書館。

1895年德國科學家提出優生學的觀念,後來成為納粹屠殺猶太人的主要依據;美國羅斯福總統、威爾遜總統、英國首相邱吉爾等人,都支持這種看法,並在政治作為上付諸實現。多位知名的美國科學家、諾貝爾得主也主動研究相關議題。

現在,科學家知道錯了,禁用DDT錯了,左腦右腦錯了,優生學錯了,但是社會大眾的觀念跟著改變了嗎? 有政治立場的科學是危險的,有道德瑕疵的科學是可怕的, 學者在選擇研究方向時,能棄道德於不顧嗎? 新聞工作者簡單化、通俗化科學研究成果時,能不謹慎嗎?

聯合國氣候變遷跨政府小組在造勢嗎? 這幾天的新聞在配合演出嗎? 再等幾天,我們就會知道;檢視圖書館裡的學術論文,我們看到真正的答案。

<<恐懼之邦>>是小說,人物、情節都是虛構;是一部有附註及圖表的小說,所有的內容,都有學術論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