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人才培育與組織動員
毛慶禎 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 19th
Dec.,
2003
http://www.lins.fju.edu.tw/mao/works/apc20031219.htm
- 營造學習型部落
- 新部落運動
- 社區總體營造
- 部落為主體
- 保存部落傳統
- 建議
- 結論
摘要
以彼得‧聖吉的第五項修練理論,做為部落人才培育與組織動員的骨幹;以挑戰2008原住民新部落運動的內容,做為實踐的工具;以社區
總體營造的概
念,引進外來團隊、調整環境品質、推動產業經濟,做為執行的基礎;以部落為主體,協調鄉縣中央各級政府的行政經驗,發揮各處科的協調能力,從各自的工作本
分出發,自然整合成具有宏觀價值的施政藍圖。
營造學習型部落
從建立共同願景開始,由部落的居民共同參與,朝向推動系統思考的方向努力,以營造學習型部落為目標,追求自我超越為起點,與各種文化保持互動,運
用改善心智模式的技巧,培育部落的人才,參與團隊學習方式,創造部落發展的契機。
1990年,美國人彼得‧聖吉總結系統動力學的成果,藉由「第五項修練」一書,把學習視為企業成長的重要因素;經過十餘年的演練後,在政府及非營利
組織裡,也運作得非常順利,台灣的原住民部落不妨將此視為一個新的動力。
新部落運動
「挑戰2008
: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原住民新部落運動」鉤勒出原住民新部落運動的藍圖,由產業、公共建設、學習等領域分別陳述美麗的願景。
原住民新部落運動的焦點是對原住民部落的照顧,妥善規畫部落社區的產業發展,營造部
落
社區
的新風貌,讓長久以來備受忽視的原住民部落重新受到社會重視及關懷。
由上而下指導式的藍圖,經過適當的研討與調整,有可能成為基層自發性的願景。每個部落,尤其是交通極為不便的部落,有其獨特性,位在都會區的藍圖建
構者,很難想像當地的真實情形。
透過縝密的學術調查及研究,描繪「舊部落」的成因及現況,追溯部落歷史,以尊重的態度,建立互動的機制,在獲取足夠資訊的前提下,由部落居民自行決
定「新部落」的方向及內容。
社區總體營造
1987年台灣解除戒嚴,威權體制下被控制的資源被釋放出來,居民有了拒絕的選擇,也產生自主的意識,孕育出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的力量。
1994年文化建設委員會為配合行政院的「十二項建設計畫」,提出「加強鄉鎮及社區文化發展」工作項目,經過多次的討論與研究後,以「社區總體營
造」這個來自日本的名詞,統合相關觀念及操作方式。
以意識認同為主,空間為輔的社區,在公共生活的領域裡,經由討論、組織、行動,以住民參與為主軸,提出改善生活環境的努力;藉由整體性的規畫,自主
參與和擁有,形成健康的社區,以具有當代美感的氛圍,激發居民的想像力,在永續經營的前提下,營造出新的生活價值觀。
經過近十年的推廣及實踐,原住民部落可以越過所有的錯誤嘗試的階段,直接享用其帶來的優點。
部落為主體
原住民新部落運動承襲社區總體營造的精神,本著「由下而上」、「社區自主」、「居民參與」的理念,在外來團隊的共同參與下,政府以輔導的力量,支持
企
業及志工團體,為部落培育人才,再造部落環境,振興部落文化產業。
實務上,採取三個面向:
- 發展部落產業,儲備生存機會
- 營造部落風貌,改善生活品質
- 形成部落學習,迎向外來文化
保存部落傳統
原住民的傳統美德:和平、寬容、樂觀、共享,逐漸被資訊化社會的功利行為侵蝕,藉由原住民新部落運動,肯定原住民的優良文化,將原住民的傳
統
保存在部落裡,不致被變化多端的流行文化所吞沒,靜待再次的復甦,成為重建社會價值的基礎。
部落的隔絕封閉特性,是人類希望的寄託。
建議
基於以上的認識,建議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內成立任務編組的專家委員會,其工作項
目有:
- 整合本會各處室的工作步調,形成具體的工作計畫。
- 協調委外計畫的進度,互相配合,成為具體的團隊。
- 訪視及評鑑各項計畫
會內及委外的計畫,略分為六大群:
- 以學界為主體的原住民部落研究計畫
- 問題導向為主體的委託實踐計畫
- 以調整環境品質為目標的公共建設計畫
- 以文化教育為主體的文化計畫
- 以延續部落生命為主體的產業經濟計畫
- 以部落為主體的輔導計畫
由專家委員會擔任協調管控的角色,定期向主任委員報告進度;學術研究計畫以背景性的文化歷史研究為主,做為其他計畫的基礎;實踐計晝用以提昇部落的生活品
質,由建屋及公共衛生著手;公共建設計畫以部落本身的基礎建設為目標,讓部落享有現代科技帶來的便利;文化計畫以保存為主,適度對外公開,喚起外界的尊
重;產業經濟計畫向外吸收經濟資源,跨足外界的經濟體系,適度改善部落收入。
邀集部落意見領袖、民間社團(第三系統)、原住民團體、各級原住民公職人員,在各地開辦部落輔導計畫說明會,請各部落依照範例或自行籌組新部落運動輔導小
組。
對部落人才培育與組織動員直接相關的計畫,包括:
- 研究計畫 - 整體性研究,具有基礎的價值
- 部落人文及產業潛力研究
- 部落遷徒路線研究
- 當代族群分佈研究
- 傳統聖地研究
- 語音書寫符號系統研究
- 改善電視訊號接收研究
- 實踐計畫 - 在部落協助下,由外來團隊規畫立即可行的套裝計畫
- 電信、網路及電腦服務計畫,協助部落申請室內電話、行動電話、寬頻網路
- 部落圖書資訊站計畫
- 部落網站建置與代管計畫
- 終身財務計畫
- 高中以上學生寒暑假部落學習計畫
- 社會志工週休二日部落服務計畫
- 專業志工長期服務部落計畫,英文、資訊等
- 文化計畫 - 以全球觀點思考,配合部落特性,經過研討和參與後,可以實踐的計畫
- 天然資源保育計畫
- 文化及技藝之設計與推廣計畫
- 網頁資料翻譯計畫
- 口述歷史/部落傳說計畫
- 解說員/嚮導計畫
- 祭典公開計畫
- 歌舞現代化計畫
- 部落學習計畫
- 數位新聞/攝影計畫
原住民新部落運動的起點,不妨從舉辦活動,發掘部落人才的潛能開始,激發有熱誠及使命感的原住民,邀請部落意見領袖與外來團隊共同成立部落組織,即政府單
位及營利單位之外的社
團法人。首先在部落定期舉辦下列學習活動:
- 成立讀書會/學習圈,關心公共議題。
- 青少年課後輔導團
- 為兒童說故事
並與鄰近部落交流,交換經驗,研讀相關的計畫,找出適合在本部落實踐的計畫,協助該等計畫在部落實施。
申請安裝部落圖書資站
-
補助對象以鄉鎮市公所、非營利組織為主
-
公告方式,按季發函:
- 政府部門: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
- 公職人員:立法委員、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表、村里長
- 非營利組織:社區發展協會、原住民團體
-
原住民族委員會委外辦理事項:
- 電腦及網路規格、驗收、教育訓練
- 採購、安裝、驗收
-
使用單位(政府部門或具有法人資格的非營利組織)辦理事項:
- 成立管理委員會
- 指定管理人員
- 招募服務志工
- 推廣使用人數
-
工作流程
- 每季(13週)為一個週期,視進度執行三期或四期
- 第一週發文公告,明定補助範圍、講習程序、教育訓練等,網站公告、實體公文併行
- 第一週至二週辦理說明會,以縣市為單位,在鄉鎮或部落辦理
- 第三週至第五週,陸續接受申請,網路、傳真、郵寄均可
- 第四週內部審查,文件審核
- 第六週實地訪視,訪視委員參訪,現場決定
- 第七週公告發包,向電信業者申請上網線路,依實際核准地點及數量而定
- 第11週安裝完畢,管理人員上網回報
- 第13週驗收,委託專家赴現場驗收
教育訓練及推廣
管理人員接受教育訓練後,主動辦理使用者推廣活動。
管理人員的教育訓練,由原住民族委員會教育文化處辦理,分為三個階段分別辦理:
- 第四週管理人員講習,部落之價值、外部資源運用等,已申請者均需參加
- 第七週管理人員訓練,電腦/網路技術、讀書會/課業輔導/說故事等程序,已獲准單位參加
- 第12週管理人員研習,服務志工招募、使用者推廣,已回報單位參加
管理人員在部落辦理使用者推廣,
以三個月為期,逐次辦理,每次三小時,數個資訊站共同在地舉辦,以在地居民為對象,以母語教學。可能的課程內容如下,但不以此為限:
- 麥克風/網路攝影機運用
- 瀏覽器使用
- 電子郵件收發
- 讀書會/學習圈定期聚會
數個部落圖書資訊站合辦網站/網頁研習,以三個月為期,逐次辦理,每次三小時,數個資訊站共同在地舉辦,以在地居民為對象,以母語教學。可能的課程內容如
下,但不以此為限:
- 使用免費空間
- 使用固定空間
- 網站/網頁內容
- 網站/網頁更新計畫
評鑑的方式分為內部評鑑及外部評鑑兩種,評鑑的基礎為使用率,可以採用電子郵件或麥克風/網路攝影機的使用量為標準,但不以此為限:
- 內部評鑑 - 由若干資訊站管理人員,彼此互評
- 外部評鑑 - 聘請不同族群資訊站管理人員擔任評鑑委員
- 出外原住民向部落寄發電子郵件
- 部落向出外原住民寄發電子郵件
- 使用麥克風/網路攝影機
維護服務
由於電腦網路本身的親和力尚待改善,在驗收完畢後,有必要引進外來的團隊,協助硬體的維修及軟體的穩定,可能的措施如下,但不以此為限:
- 高中以上學生資訊服務隊 - 與教育部合辦
以寒暑假服務為原則,歡迎本族與其他學生共組團隊
- 社會志工 - 與青輔會合辦
邀請外來團隊或個人參與,在週休二日或其他時間,至部落服務
- 維修服務隊 - 由專案管理團隊協調
定期至各部落服務
- 學校資源共享 - 與教育部合辦
補助學校開放設備,供部落居民使用,部落的維護服務延伸至學校
- 平地原住民資訊教育訓練 - 與勞委會合辦
以就業為導向,視個人意願,協助媒合至部落圖書資訊站擔任管理人,或參與維修服務隊。
結論
鑑於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的工作項目繁多,人手不足,成立專家委員會推動人才培育與組織動員事宜,將可有效掌握推動的時程,協調相關計畫的步調。
願以1968年生態學家哈定舉的「共同悲劇」例子,做為結論,它是指一種對每一部分都是有利、對整體卻是有害的情況。
非洲西部布吉那法索,靠近撒哈拉沙漠的撒黑爾(Sahel)地區,它的悲劇根源於1920年至1970年代,人口及牲畜的成長;1955年到
1965年間,雨量特豐,外來援助特多,加速人口及牲畜的成長,在社經地位的誘因下,撒黑爾人儘量擴充自己的牲口數目。
到了1960年代初期,牧地出現過度啃食現象,植物變稀,過度啃食再加速植物稀疏程度,牲畜啃食速度大於植物生長速度,草皮覆蓋面積減少。風雨
侵蝕土壤情況日益嚴重,增強土地沙漠化。
1960至1970年間,嚴重乾旱來襲,到了1970年代初期,已有五成至八成的牲畜死亡,撒黑爾絕大多數的人,均陷入貧困的深淵之中。
引進外來資源時,這個悲劇曾在世界各地不斷重演,原住民部落能避免嗎?
參考書目
- 第五項修練 : 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 / 彼得˙聖吉著; 郭進隆譯, 台北:天下文化, 2003, 553 頁,
ISBN
986-417-190-0;The Fifth Discipline :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 by Peter M. Senge, New York
:
Doubleday, 1990, 432 pages, ISBN 0385260946
- 陳其南,社區營造與文化建設,理論與政策,第10卷2期(民8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