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軟體的Office系列

毛慶禎

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

2002/08/16



基於商業利益, 把軟體整合在一起, 採用相同的介面, 綁在一起銷售, Office系列算是最成功的例子。除了大家熟知的產品外, IBM公司的SmartSuite, 也曾經在台灣的市場叱烢一時, 各據一方。近年來, 自由軟體也不落人後, OpenOffice是知名度最高的產品。

1989年, 微軟公司在麥金塔平台推出 MS Office 1.0, 1994年在 MS Windows 平台推出 Office 4.3, 前後經過十來年的經營, 才有今天的局面, 也很辛苦。

自由軟體的應用軟體很多, 不乏優秀的 Office 相關產品, 真正以 Office 為名, 對外推廣的, 當屬 OpenOffice.org 名氣最大。

=========>
昇陽的貢獻
<=========

首先要感謝昇陽電腦公司, 在1999年夏季買下成立於1980年代的德國 StarDivision 公司, 取得該公司主要產品 StarOffice 5.2 的所有權; 2000年六月, 把 StarOffice 5.2 的原始碼交給自由軟體社群 OpenOffice.org, 開放給社會各界使用, 並把用來發展 StarOffice 的技術轉移給 OpenOffic.org 社群。

OpenOffice 的原始碼以 C++ 寫成, 以 XML 為檔案格式的基礎, 一開始就考慮到國際化的可能, 可以獨立開發個別語文的版本, 也可以嵌入其他軟體裡。

OpenOffice.org 與 StarOffice 的關係不能劃上等號, 基於商業的考量, 從第三者取得的原始碼及技術, 沒有完全移交; 同時, 驥望保持技術領先的時間差, 在移交原始碼的時候, 已經拿掉若干並增加一些內容。

不過, 這二年多來的發展, OpenOffic.org 和 StarOffice 不但在任何技術上沒有牽絆,從某些角度來看, OpenOffic.org 確有成為指標示的作用, 激勵廠商投入自由軟體的社群。

所以, 昇陽公司後來推出的 StarOffic(StarSuite) 6.0, 與 RedOffice、Thiz Office、Super Office Suite 等在台積極促銷的 Linux 平台 Office 系列商業軟體, 或Free Office Suite、KaiOffice、ThinkFree Office、Siag Office等其他尚未在台推出的跨平台軟體, 都是站在同一個立足點, 採用 OpenOffice.org 提供的原始碼、介面、檔案格式發展出來。

OpenOffice是開放原碼的軟體, 並不符合嚴格的自由軟體範疇; 自由軟體與開放原碼是兩個略有出入的概念, 主要的差異點在授權方式, OpenOffice 允許軟體開放者隨意修改原始碼, 可以公開或不公佈修改後的原始碼。

不論採用何種授權方式, 不相容的部份一定要清楚地告知社會大眾。文件的部份, 則採用公眾文件(PDL)授權, 簡單說, 不必付錢, 上網就看得到。

除了OpenOffice.org本身採用自由軟體協會公佈的寬鬆公眾授權(LGPL), 其他的廠商則採用昇陽產業標準碼授權(SISSL), 從軟體使用者的角度來看, 除了比較便宜之外, 與其他專屬軟體沒什麼不同。

=========>
Office內容
<=========

Office系列與音樂CD的銷售有異曲同工之妙, 原意是減少使用者挑選的麻煩, 把相關的軟體/歌曲包裝在一起, 卻演變成祗要有一個殺手級軟體/歌曲, 就可以強迫推銷其他的軟體/歌曲。

GNOME Office 算是蠻客氣的, 14種功能的軟體放在一起, 任君自由選配; KOffice也有八種軟體可以自由取用, OpenOffice也有六種軟體可以選用, 至於其他在台銷售的商業性Office系列, 可就沒那麼幸運, 沒什麼選擇機會, 全買或不買, 沒有第三條路線, 或許, 這就是商業性專屬軟體的天性。

想想看, 過去三年來, 你用Office系列做什麼事? 電腦為你做過什麼事? 文書處理、試算表、簡報製作, 有時再加上網頁製作、收發郵件、資料庫、行程管理等。

會用特定品牌的文書處理軟體, 不等於具備文書處理的概念, 更不等同於擁有電腦資訊素養。文件的內容及外觀是兩回事, 理論上, 各家的文書處理軟體應該可以互相使用對方製作出來的檔案內容, 祗是在外觀上, 各有不同的處理模式。

很不幸, 市場佔有率高的廠商, 基於利益考量, 使出各種手段, 力圖獨佔市場, 讓其他廠商無法與它「相容」, 強迫使用者必須選大邊站。

其實, 軟體也是商品之一, 基於保護使用者利益與保存民族文化的立場, 由官方的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出面驗證, 可以製作及讀入公開標準格式的檔案, 如 W3C 推薦的 XHTML 1.O, 才准予上市銷售。

附註: 本文引用眾多商標及公司名稱, 並不代表贊同或支持該商標或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