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發展, 讓資訊以數位方式在網際網路之間流動, 透過開放近用的理念, 擺脫資本主義的智慧財產權糾纏, 把知識的記錄無止盡的散布出去。
開放近用譯自Open Access, 近用是接近使用的簡稱, 中國大陸將之譯為開放存取(註1)。1994年9月23日大法官解釋文釋字第364號, 藉「人民平等接近使用傳播媒體」之解釋機會, 將Access譯為接近使用。(註2)
開放近用本身是一種社會運動, 矯正智慧財產權向資本主義傾斜, 在不涉入法律改革的前提下, 藉著政治、商業、道德等訴求,
遊說著作所有權人基於本身的理念及利益, 釋放資訊本身的自由性, 藉以促進全球的發展。
開放近用的標的是資訊, 以著作所有權人為對象。以法律的規定或著作所有權人授權為前提, 具有下列兩種特性的資訊,
被稱為開放近用資訊: 1)免費使用,
2)著作權人事先同意該資訊被無限制地閱讀、下載、複製、共享、儲存、印製、檢索、連結、爬梳。免除近用資訊帶來的價格歧視,
也解決授權危機。(註3)
開放近用資訊包括公有資訊、政府資訊、學術資訊、借閱資訊等, 不介入私領域的資訊。
無財產權的資訊稱為公有資訊。著作權法第30條規定, 著作財產權存續於著作人之生存期間及其死亡後五十年; 成為公有資訊後,
在尊重著作人格權的前提下, 任何人均可隨意使用。(註4)
以政府機關及其所屬機構、學校之經費或名義出版之資訊, 稱為政府資訊。基於施政需要, 政府各機關的資訊,
本身具有期望被民眾近用的特性。著作權法第9條、檔案法第22條、行政資訊公開辦法第4條等法令, 均指出政府應主動公開政府資訊,
供民眾近用。(註5)
學術資訊是學者專家的研究報告, 以過去的研究成果為基礎, 做更深入的
研究。學術資訊的作者接受公部門的贊助, 或領取學術單位的薪酬, 奉獻於學術研究, 不以個別學術成果謀利, 祗在乎其成果的散布性。
圖書館的印本資訊, 本來就供社會大眾免費近用, 祗要有一個圖書館典藏, 透過館際互借機制, 全球各地都可以近用。
開放近用運動對這四種資訊有不同的行動策略。向聯合國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遊說, 要求起草「近用知識公約」, 回復著作財產權既有的保障期;
以登錄制保障商業利益, 將無商業利益之資訊, 釋放為公有資訊。(註6)
開放近用資源的實際行動, 始於1960年代的文獻數位化計畫。起點是1966年美國教育部建立的教育資源中心(ERIC), 將美國的教育文獻縮影後, 傳送全世界, 祗收取費用不收取授權費。1969年8月30日, 美國國防部啟用ARPANET, 宣告網際網路時代來臨, 數位化的文獻得以在網路無限傳輸; 經過20多年的努力, 1991年5月17日, 伯納李(Tim Berners-Lee)公布全球資訊網標準, 讓網際網路成為更有效的 近用工具,強化開放近用的可行性。
開放近用運動的關鍵在於低價的個別複製技術, 它的基礎為著作所有權人的授權。網際網路及全球資訊網為開放近用運動指出一條康莊大道; 自由軟體基金會的自由文件概念及創意共享授權條款, 使道德訴求具體為法律行動。開放近用運動期許的自由資訊社會, 即將成為可能。學術文獻係指專業領域裡的研究文獻, 300多年來, 以同儕評閱的學刊論文及其印前出版品為主, 作者不期望版稅或其他任何直接的報酬。(註7)
學術論著的作者不同於音樂家或電影製片人, 學術期刊的作者, 幾乎不會收到稿費, 因此作者以開放近用授權, 不會有任何損失。。
相對於書庫裡的實體館藏, 圖書館界把把數位(電子)館藏稱為虛擬館藏, 中外皆然。
開放近用的文獻, 取得數位原文之後, 可以閱讀、複製、再散佈、連結、列印、爬梳、下載、儲存及檢索全文。列印之後, 擺放在書架上,
就是實體館藏, 不應再用虛擬館藏這個有誤導之嫌的名詞。
儲存在館內或館外的數位館藏, 館內自建自有或館外收費近用及開放近用的數位館藏, 得需透過網路取得。網路基礎建設已達到相當程度的地區,
將網路館藏視同實體館藏, 更符合實際的情況。
全國學術電子資訊資源共享聯盟、台灣電子書聯盟等, 以消費者採購聯盟形態取得的付費文獻, 不屬於開放近用學術文獻的範圍,
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之內。
開放近用運動符合圖書館存在的本質, 不合理的調漲學刊價格, 出版社掌握學術論文的方向, 造成圖書館及學界的反省。
學術期刊價格的 上漲幅度大於圖書館的預算成長幅度; 自1986年以來, 學術期刊的收費, 以平均8.5%的幅度上漲, 圖書館的預算卻沒有等比例成長。與1986年相比, 2004年時, 大型學術圖書館的學刊訂費已上漲260%, 買到學刊數量祗增加14%。(註8)
各種解釋及說明都無法避免一個事實, 圖書館沒有足夠的學刊。相對於20年前, 個人訂購的學刊量,
減少了一半以上。(註9)圖書館的使用量也是
逐漸下降(註10)。
學者是學術期刊的作者兼讀者, 作者的立場, 需要近用最大量的讀者以散布其研究發現, 身為讀者,
又需要近用最大量的相關文獻。以收費為基礎的學術期刊經營模式, 顯然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學者受限於升等、長聘等壓力, 不敢在出版的授權上表達太多意見, 以致於讓學刊掌握整個學術出版的方向; 若哈佛大學、史丹佛大學、劍橋大學等名校放寬學術論文的發表限制, 一半以上的學刊將難以生存(註11)。
2004年3月16日資訊自由日當天, 48個科學、技術與醫學領域的非營利出版社發表「華盛頓原則」, 公開宣示對免費近用科學文獻的主張,
鼓勵其他出版社跟進。
包括美國圖書館學會在內的10個圖書館學會及組織, 立即發表聲明, 贊許該等出版社的作為。稱許學會及非營利出版社在科學領域的貢獻, 相信開放近用學術文獻資源有助於該等學會及非營利出版社更進一步的在全球散布其研究成果。(註13)
在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提供的PubMed服務裡,
收錄1950年以來的4,500多種學刊, 包括1,500多萬篇論文; 高線出版社佔有847種學刊, 包括841,586篇免費的論文全文。(註
14)
學術期刊出版社以搭售的方式聯賣, 藉以擴大市場, 大型學術期刊出版社有足夠的期刊搭配, 開發自己的搭售策略,
壓縮學術圖書館選擇空間, 影響小型學術期刊出版社的生存空間。
Elsevier出版社的SDOS (ScienceDirect OnSite), 壟斷性最強。ES(Elsevier Electronic Subscriptions)於1999年1月更名為SDOS, 提供的1,400餘種電子期刊(包括Pergamon、North-Holland 出版品)的搭售, 透過網際網路供線上查詢、瀏覽、列印、以及下載所需要的期刊論文。
小型學術期刊出版社在聯合採購或搭售方面, 都處於弱勢, 難以生存; 開放近用的出版模式, 為它們帶來新的希望。開放近用學術文獻資源以大學及學術圖書館為對象。「應提供其服務對象獲取公平、自由、適時及便利之圖書資訊資源。」(註15)
面對學術文獻的售價上漲, 臺灣的圖書館界採取消費聯盟的集體議價模式因應。在交通大學圖書館的極力推動下,
於1998年成立的「全國學術電子資
訊資源共享聯盟」, 就是以公權力協助成立的學術電子資源採購聯盟。
由逢甲大學圖書館的主持下, 2001年成立臺灣電子書聯盟, 也是以集體議價為基礎的消費聯盟。
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IFLA)面對網路時代的來臨, 於2002年發表宣言, 主張「不論通過何種媒介, 不論屬於那個國家, 自由獲取信息是圖書館和信息行業的中心職責。」(註16)
面對商業利益介入學刊市場, 少數跨國集團壟斷國際性的學刊, 學刊售價的漲幅, 不但高過通貨澎脹率, 也超過圖書館預算的成長率,
圖書館被迫減訂學刊或縮減圖書預算等情勢。美國圖書館學會對受到壓力的學術傳播系統感到憂心, 於2004年6月提出「改革學術傳播的原則及策略」,
贊同開放近用是解決的策略之一。(註17)
2004年底, 在智慧財產權的發展方向對圖書館營運構成威脅時, 美國多個圖書館組織發表共同聲明, 要求世界智慧財產組織在2005年底的發展會議裡, 應將開放近用列入議程。第一個目標就主張「健全且成長中的公共領域是創意、研究及學術的溫床。」, 提出兩項與開放近用相關的建議: 政府授權的出版品應該列入公共領域作品、因政府資助而出版的作品, 應在合理時間內免費公開。(註18)
開放近用倡導者主張, 以納稅人的公款進行研究, 得到的成果, 理應開放。
2004年元月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發表的
近用至公款贊助研究資料宣言(Declaration
on Access to Research Data From Public Funding), 提出開放近用公款贊助研究成果的主張,
已有三十
多個國家簽署。(註19)
經過半年的聽證會,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公告新的公共近用辦法, 改變過去的補助研究策略, 從2005年5月2日開始, 尚未結案的補助計畫,
含部份補助計畫,
必須向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的公共醫學中心呈繳被學術期刊接受的結案報告, 建議儘量縮短結案報告的閉鎖期, 在12個月內開放近用,
以便社會大眾得以免費近用該報告。(註20)
澳洲政府教育科學職訓部於2003年投入1,200萬澳元(3億新台 幣), 讓15所研究型大學、國立圖書館等單位, 得以建立機構典藏所, 使澳洲的研究資訊更近用以獲得更佳的管理。成立Australian Partnership for Sustainable Repositories (APSR), 建立全國性的典藏所。(註21)
荷蘭政府贊助的數位學術典藏所(Digital Academic Repositories, DARE), 由大學、國立圖書館等機構共同組成, 使它們的研究成果得以被數位近用。
以聯盟方式成立的典藏所,
是另一種選擇。加拿大研究圖書館協會(Canadian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 CARL),
國際學術傳播聯盟(International Scholarly Communications Alliance, ISCA)。
英國以機構典藏所居多。31個電子典藏所收錄64341篇論文。(註22)
典藏所可接受的檔案格式, 各不相同。臺灣各大學圖書館建置的「學位論文提交系統」, 依循廠商的建議, 接受專屬檔案格式的論文, 再轉換為半開放的檔案格式。
加州大學的eScholarship典藏所, 祗接受PDF檔案格式, 偶而接受可以被轉換的其他格式。英國格拉斯哥大學ePrints Service, 祗接受六種檔案格式: HTML、Rich Text Format、Adobe Acrobat PDF、Postscript、XML DocBook、XML TEI。
除了檔案格式, 還有後設資料的類型、結構及深度等問題。支援開放典藏促進會後設資料擷取協定是最基本的後設資料類型, 很多機構基於若干在地的考量, 提供較充裕的、較深入的後設資料, 理論上, 可以待到更好的檢索能力, 它的副作用是增加模糊的機會及使用的難度。
從保存的角度而言, 應限制典藏的檔案格式, 但也不能太嚴格, 以免讓使用者失去上載資料的信心, 典藏所應有能力自行轉換至固定的檔案格式。
在檔案格式方面, 主管機關應該採用下列的策略, :
在網際網路的環境下, 近用的成本才能夠趨近於零, 開放近用的概念才有實現的機會。
學刊的出版或典藏所的建置營運, 必須先有相當的基礎建設, 在硬體及頻寬方面就不會有問題; 以自由軟體開發的應用軟體已經相當成熟,
再加上有共識的後設資料擷取協定, 開放近用的技術層面已經沒有什麼困擾。(註24)
開放近用學術論文的發展, 最可能形成開放近用出版及自我典藏兩項成果, 成為分散電子典藏所。以OAI的說法, 這些分散典藏所就是資料提供者。因為分散的關係, 需要有集中的服務及介面, 整體來說, 有三種模式支持近用後設資料(即書目記錄)和相關的電子學術資源:
這三種模式各有所長, 現在流行的是擷取模式的開放近用機制。
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以都柏林核心集為基礎, 將博物館與圖書館服務研究院資助計畫(IMLS-Grantee
Projects)的數位館藏及內容檔案庫, 製作成類似聯合目錄功能的網站,
並運用「開放典藏促進會後設資料擷取協定(OAI-PMH)」查詢跨平臺的數位物件。
透過此機制, 已經可以分辨書目層級(book-level)及影像層級(image-level)的資訊, ,以及田野筆記(field
notes)影像, 不過, 對實際的「屬性」還難以處理。
臺灣的數位典藏單位憂心聯合目錄建置後的資料外 流, 美國伊利諾大學的經驗可除去這項疑: 「開放典藏促進會後設資料擷取協定(OAI-PMH)」的「服務提供者(Service Provider)」, 即聯合目錄的網站系統查詢資料時, 並不複製任何資料; 由「資料提供者(Data Provider)」, 即典藏單位決定欄位、影像格式等顯示資料的方式。
支持與主張開放近用的贊助單位, 出版若干開放近用學刊及典藏所的營運計畫, 協助有意願的出版社或機構, 建立開放近用的學刊及典藏所。
英國衛爾康信託(Wellcome Trust)是世界最大的醫學研究贊助團體, 在2003年的報告裡指出, 全年營業額高達220億英磅(新台幣1兆3千多億元)的科學出版體系, 還未發揮應有的功效。網際網路提供很好的近用管道, 卻被嚴酷的近用限制所約束, 收費近用學刊仍是圖書館及個人的沉重負擔。出版社、研究者、圖書館及贊助單位應緊密合作, 建立新的出版體系, 滿足各階層的需求, 發揮學術成果的效益, 讓所有的人都能適時取用相關的文獻。(註25)
仔細評估讀者付費的收費近用模式及作者付費的開放近用模式後, 英國衛爾康信託在2004年的報告指出, 採取開放近用模式的學刊, 可節省三成以上的費用。(註26)
布達佩斯開放近用提案(BOAI)為出版社提出兩份營運計畫, 供付費近用學刊轉換為開放近用學刊及創辦開放近用學刊參考之用。(註27); 包括兩份營運計畫及一份補充資料。英國的電子出版組織(EPrints.org)研發採用自由軟體授權模式的電子出版軟體, 不但免費提供各界使用, 並且出版系列的營運手冊,
協助研究者自我典藏其作品、鼓助出版社及學術主管建立機構典所。(註28)
學者受限於升等、長聘等壓力, 不敢在出版的授權上表達太多意見, 以致被學刊掌握整個學術出版的方向;
若哈佛大學、史丹佛大學、劍橋大學等名校放寬學術論文的發表限制, 一半以上的學刊將難以生存。(註29)不過, 已經拿到教授或長聘的學者,
沒有後顧之憂, 可以更積極地參與, 由學界掌握學術出版品。
創意共享授權(Creative Commons)是簡單有效的開放近用授權之一(註30), 其 他的授權也是可以接受的(註31), 著作所有權人可以自創授權條款, 附在其作品裡。
學者沒必要將學術文獻的著作權全部授權出去, 包括人格權和財產權在內, 都可以和出版社協議,
美美國學術及專業學會出版社(ALPSP)提供授權樣本(註32), 供學者逐條與出版社協商。
建置電子典藏所的軟體分為三種類型:
想要達到真正的開放近用典藏,
必須支援開放典藏促進會後設資料擷取協定, 成為資料的提供者, 典藏的內容可以被其他服務提供者擷取, 被公眾使用。服務提供者各有專屬的領域,
從特定的資料提供者擷取內容, 置於機構典藏所的資料, 應該可以被所有的服務提供者擷取。
建立電子典藏所的開放源碼軟體很多,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為電子出版組織發展的Eprints(註33)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發展的DSpace(註34)是最有名的。任何人都可以自由隨
意的使用這些軟體。
Eprints專注在Postscript、PDF、ASCII、HTML等格式的電子出版品, DSpace接受多種異質資料格式。它們都支援開放典藏促進會後設資料擷取協定, DSpace採用固定的辨識系統, 即使資料轉換典藏地, 也不會變動。
歐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CERN)發展的CDSware(CERN Document Server Software)(註35), 採用MARC21為其底層的書目標準; 美隆基金會贊助, 維吉尼亞大學及康乃爾大學聯合發展的Fedora(Flexible Extensible digital Object and Repository Architecture)(註36), 以XML及網頁服務等網頁基礎的技術, 建構分散式數位圖書館的架構(Fedora, 2004)。兩者都支援開放典藏促進會後設資料擷取協定的開放源碼軟體。
Ebrary是專屬軟體之一, 允許機構建置典藏所, 收錄電子出版品、論文、技術報告、論文、課程大網及其他專門館藏(http://www.ebrary.com)。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發展的 BePress, 是另一個專屬軟體(http://www.bepress.com)。Max Planck Gesellschaft發展的MPG eDoc、德國司徒加大學發展的OPUS(Online Publications Unviersity of Stuttgart)、德國埃森大學(University of Essen)領導的聯盟發展出MyCoRe等, 都是自行開發軟體。祗要它們支援開放典藏促進會後設資料擷取協定, 站在機構典藏所的角度來看, 能夠讓內容被大家使用, 也就夠了。(註37)
2001年布達佩斯開放近用促進會(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
BOAI)界定開放近用學術文獻的兩條路: 開放近用自我典藏(BOAI-1, OA self-archiving,
"Green")及開放近用學刊(BOAI-2, OA journals, "Gold")。
開放近用典藏所本身沒有同儕評閱的功能, 祗是典藏內容, 公諸於世。包括尚待評閱的印前出版及已經評閱的印後出版。典藏所有兩種:
屬於大學或實驗室等的機構典藏所, 或以物理學或經濟學等的學科典藏所。作者可以典藏其印前出版不須任何人的同意,
絕大多數的學刊同意作者可典藏其印後出版。典藏所支援開放典藏促進會後設資料擷取協定(The
Open Archives Initiative Protocol for Metadata
Harvesting, OAI-PMH)時, 資料具有互通性, 不需知道有那些典藏所、處於何地、內容為何,
讀者就可以查找。己有相當多的自由軟體適合建立支援開放典藏促進會後設資料擷取協定的典藏所, 祗需要伺服器空間、連線頻寬及少許技術人員的時間。
開放近用學刊登載經過同儕評閱的論文,
其內容供社會大眾自由取閱。主要費用為同儕評閱、編輯排版、伺服器空間。開放近用學刊的運作方式與無線電視廣播雷同, 散布內容者支付各項費用,
擁有接收設備者免費使用。向作者收取出版費是常態, 在個案考量下, 可以免收出版費; 接受大學或學會補助的開放近用學刊, 多半不會收取出版費;
若有其他的出版品收益、廣告、加值服務或其他收益, 都可能減收出版費; 部份機構及聯盟安排出版費折扣。開放近用出版社和研究機構簽約,
收取固定的會費後, 不再收取該機構成員的出版費。開放近用學刊的營運模式還有很多發揮創意的空間。(註38)
依經營模式, 開放近用典藏所及學刊可以分為下列九種類型(註39):
類型 |
說明 |
範例 |
---|---|---|
電子印本 |
作者典藏預印本及/或開放近用後印本 |
arXiv.org, Eprint Service |
無限制 |
出刊後立即全文開放近用 |
First Monday |
雙重模式 |
同時提供訂閱印本及開放近用版本 |
Journal of Postgraduate
Medicine |
延遲開放近用 |
出刊後若干時間才進入開放近用 |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作者付費 |
作者付費支持開放近用 |
BioMed Central |
部份開放近用 |
部份論文為開放近用 |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
依所得而定 |
視各國的國民所得而定 |
HINARI(WHO) |
摘要 |
目次及摘要為開放近用 |
ScienceDirect |
合作 |
機構會員支持開放近用學刊 |
German Academic Publishers |
開放近用典藏所分為學科典藏所(如物理學的arXiv)及機構典藏
所(如加州大學的eScholarship
Repository), 都以長期典藏為目標。
根據2005年3月的資料顯示, 全球有394個電子典藏所, 分散在40個國家, 美國有116個居首, 英國51其次,
包括香港在內, 中國有4個, 台灣有一個(國立中山大學圖書館建置的中山大學博碩士論文系統),朝陽科技大學、逢甲大學等校的圖書館,
已建置相同學位論文典藏系統, 卻沒有登錄。以型態區分, 機構或部門典藏所168個, 電子學位論文典藏54個, 跨機構典藏所51個,
展示用39個, 電子學刊36個,
資料庫8個, 其他38個; 以安裝的軟體區分, GNU EPrints 第二版有145個, 第一版有16個, DSpace有66個, ARNO
2個, CDSWare 3個, Fedora 1個, 其他軟體有161個。(註40)
開放近用典藏所的費
用不高,
很容易維持, 有很多自由軟體可以
建置及維護它, 上傳文件由個別作者自行處理,
開放近用典藏所的管理人員不需介入。開放近用典藏所在建置時, 需要一些技術員的工作時間,
維護及營運祗需要少許的技術員時間、若干伺服器空間、頻寬等, 這些資源可挪自大學既有的。大學已支援很多的BBS、FTP等公共的網路服務,
開放近用典藏所對機構有益, 增加其論文、作者及機構的曝光率與影響力。
機構/部門典藏所以該機構/部門本身的研究成果為限。英國格拉斯哥大學泰達羅斯(Daedalus)計畫是最典型的例子, 祗接受格拉斯哥大學研究人員的印前論文、印後論文、技術報告、會議論文、灰色文獻、計畫報告及學位論文。可以用HTML、Rich Text Format、PDF、Postscript、XML DocBook、XML TEI等多種論文格式繳交。2004年六月, 有183篇論文典藏。(註41)
數個機構組成聯盟, 共同經營聯盟機構典藏所(網路化姐妹機構)。美國加州大學電子學術網(eScholarship)計畫是典型的例子, 蒐集典藏十個加州大學各校區及附屬研究機構的電子物件。該計畫接受各種論文, 即使不是由加州大學教員撰寫也可以, 例如: 由加州大學教員贊助的會議論文。偏好使用PDF格式, 聲音檔及影像檔也被接受。2004年6月, 有3千篇論文典藏。(註42)
集中化典藏所包括: 區域或國家典藏所, 或學科典藏所。由會員機構提供內容, 上傳至集中的電子典藏所。荷蘭的數位學術典藏所(DARE)是典型的例子。由荷蘭的大學共同經營, 搜集荷蘭的數位論文, 並提供近用。表面上是聯盟制, 實際上是國家的典藏所, 所有的網站都採用相同的平台及格式, 並可互相檢索及操作, 在內容及運作上都有相同的政策。(註43)
典藏所蒐集及儲存的資料物件, 內容互異, 有些祗處理電子出版品, 有些則擴充至其他範圍, 臺灣各大學的典藏所, 以學位論文為起點, 有待擴充至其他領域。
開放近用典藏所沒有同儕評閱的機制, 祗限制其內容屬於特定學科或作者為特定機構的成員, 包括印前出版品、印後出版品,
或兩者兼俱。以學刊的論
文或學位論文、授課教材、學習物件、資料檔、影音檔、機構的記錄等數位檔案為主。開放近用典藏所預設所有內容都採用開放近用授權,
也可以讓作者決定其近用的層次。
印前典藏時, 作者可以自行決定授權方式; 正式出版後, 作者仍擁有著作權; 部份學刊採用俗稱Ingelfinger
Rule的編輯政策, 拒收已公開的印前出版品。不過, 這不是著作權法的規定, 在醫學以外的領域, 幾乎沒有學刊採用這種政策。
若作者把著作權轉移給印後出版的學刊後, 就需要得到授權, 才可以寄存在機構典藏所裡, 大部份的學刊已經同意印後的典藏所; 即使學刊不同意, 作者仍可典藏印前出版品及修正稿。
還不願意轉換成開放近用模式的學刊, 仍可同意作者將其論文寄存在開放近用典藏所, 大部份學刊已經同意這麼做。作者可自
由決定投稿於開放近用或非開放近用的學刊, 並將印後的論文寄存在開放近用典藏所。
同儕評閱是學術期刊的要件之一, 開放近用學刊遵守此原則。
開放近用學刊的出版社, 有些為非營利(如公共科學圖書館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PLoS)、有些為營利性(如生物醫學中心 BioMed
Central BMC)。
就經營方式而言, 開放近用學刊有點類似無線電視廣播電台: 有意散布其內容者, 支付製作費用,
使用者有相當設備, 就可以免費近用。
開放近用學刊可能
附屬於大學或專業學會, 向登載的學刊收取出版費, 有經濟困難者, 可以專案免收; 接受機構補助的開放近用學刊, 不收取出版費;
若有其他出版品、廣告、加值服務等收益, 亦可能減收出版費; 某些機構或聯盟安排出版費的折扣優惠其成員,
生物醫學中心及公共科學圖書館等開放近用學
刊出版社, 向機構收取年費, 而不收取個別論文的出版費。
把開放近用學刊視為「作者付費」的經營模式, 是錯誤的觀念。開放近用學刊有很多經營模式, 作者付費祗是其中之一; 論文處理費通常由作者的雇主或贊助者支付, 甚至免除, 不會由作者直接支付。所以, 開放近用學刊不 排斥窮人。
在布達佩斯開放近用提案的贊助下(註45), 2003年五月, 瑞典盧得大學圖書館建立開放近用學刊目錄(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DOAJ),
剛開始時, 祗有300種開放近用學刊, 2005年3月初已有1484種開放近用學刊, 70213篇論文,
其中有378種學刊可以被檢索至論文的層次。收錄的數字持續增加中。(註46)
開放近用學刊目錄不典藏學刊內容, 祗提供學刊/論文的基本資料及後設資料, 包括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等。
開放近用學刊目錄支援開放典藏促進會後設資料擷取協定(The
Open Archives Initiative Protocol for Metadata
Harvesting, OAI-PMH), 資料庫本身也是開放近用, 圖書館可以自由下載, 融入自己的館藏目錄裡, 供讀者檢索,
連結到開放近用學刊的網址, 直接下載論文。(註47)
位在英國的生物醫學中心(BioMed Central)出版社, 出版一百多種生 物學及醫學領域學刊, 全部採用開放近用經營模式, 平均每篇論文需支付450英磅(約新台幣2萬7千元)出版費, 是最大的開放近用 學刊出版社之一。
生物醫學中心的5128個團體會員來自40個國家, 須支付1055英磅至5275英磅不等的年費,
視其生物醫學領域內的研究人員(含研究生)人數而定,
團體會員的成員在這些學刊投稿, 無須支付任何出版費。
英國的聯合資訊系統委員會(Joint Information Systems Committee, JISC)支付最高額的年費, 成為生物 醫學中心的團體會員, 其成員包括全英國所有的高等教育機構, 因此, 該等機構內的研究人員在生物醫學中心出版學刊投稿, 均不必再支付任何出版費。(註48)
在不以犧牲傳統收費近用學刊為前提下, 開放近用學刊以消除使用者及圖書館近用學術期刊的價格及授權障礙為目標, 增進學術資訊的共享, 加速學術研究工作的進度, 出版社不以訂費為唯一的收入考量, 開拓新的營運利基。(註49)
即便開放近用已經完全達成, 仍有四種障礙存在, 無法達到普及近用:
主管機關[教育部高教司]應鼓勵研究型及非研究型機構建立
電子典藏, 並應有計畫地說服研究者自我典藏其研究成果。
贊助研究的單位[國科會]應將要求受委託計畫成果的開放近用典藏列入合約, 並建立開放近用典藏所, 協助民間學者有機構典藏的空間。
推動開放近用的最大障礙, 在於出版社的創意不足, 難以因應可能的損失, 被逐出市場, 以及作者的認識不清。圖書館界可以協助清除這些障礙:
國家圖書館建立集中典藏所, 讓沒有在任何機構任職的學者, 還有自我典藏的空間。
建立機構典藏所, 協助研究人員把論文存放在開放典藏所。
建立開放近用學刊的出版機制, 供圖書館、索引服務、潛在贊助者、潛在讀者發現及利用。
開辦開放近用學術資源利用講座, 協助機構裡的學者查找其學科領域內的開放近用學刊及典藏所, 並提供相關的工具, 讓他們得以近用這些資源(包括在目錄裡收納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配合開放近用學刊的成長, 使用率及引用率增多後, 在不影響成本效益的前提下, 適時停訂收費的學刊。
向贊助研究的單位提示開放近用的概念, 討論可能的開放近用政策。
向機構內的研究人員及行政主管揭示開放近用議題。
您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