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申請入學的假設, 在於師長認為申請人適合就讀特定系, 以師長的立場, 把申請人推薦給該系; 或高中學生自覺特定系非常符合自我的需要, 提出申請。因此, 在繳交給大學推薦/申請系的資料裡, 必須呈現這個假設 - 申請人適合在該校的特定系就讀。
自傳以描述學習過程為主, 尤其是高中三年的學習及生活狀況, 家庭狀況及個人喜好不宜著墨過多。
讀書計畫以大學四年為敘述的對象, 碩士及博士階段或就業後的部份, 祗需淺淺帶過即可。
小論文要確實論述及研究, 實際的內容應著重對議題的瞭解, 對研究方法及論文寫作等技巧有經驗的老師, 可以幫忙指導, 其內容應採用流行的論文格式, 避免成為國文課的論說文。
其他參考資料不宜泛濫, 須符合被推薦/申請系的特色。
被推薦/申請系的瞭解, 從網站上即可看到該系的課表、專任授課教師及其研究方向、學生社團活動等相關消息, 這些部份要適度的融入讀書計畫及小論文內, 其他參考資料也應與此有關。
推薦信的撰寫人, 與被推薦/申請系有職業或生活相關為佳, 高中導師基於職務關係撰寫的推薦信, 可信度較低; 不以高中老師為限的非現任科任老師推薦信, 若能列舉具體的推薦事由, 被採納的程度比較高。
推薦/申請入學不以提早入學為前提, 它的對象是對選讀方向有明確目標者, 或在筆試方面有明顯困難者, 沒有優秀與否的篩選假設; 經過適度輔導的申請人, 其通過與否, 十之八九與名額有關, 不在於申請人的個人特質。
繳交資料的總量要合理, 淡淡的八、九頁, 能夠被青睬的可能不多; 厚厚的近百頁, 大概沒有機會被欣賞; 磁碟片、光碟片、網站等電子資料, 被閱讀的可能性, 幾乎沒有。
資料的包裝要適度, 以幾根訂書針交待、小於14級的字體、行間小於字間的排版等, 閱讀性不夠的外觀, 很難被仔細查看。當然, 也不能過度包裝,
明明祗是簡單的資料, 卻被裝訂成數巨冊, 翻閱都有困難, 更不可能細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