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 網域名稱 | IP Address | User name
電子郵件的帳號是這樣的:
使用者@主機.領域
例如:
president@whitehouse.gov
einstein@princeton.edu
學校或公司行號,祗要本身設有電子郵件主機,多半主動發給電子郵件帳號。或者向你的ISP申請,免費的Web電子郵件帳號也很多。
六○年代的美國,在大學或一些企業、研究單位裡的「分時多工」電腦,可以同時執行多個程式。使用者可以在電腦上留下訊息給其他使用者,當「收信人」登入這台電腦時,就會看到這則留言。這是今日電子郵件的雛形。
1972年,在Bolt Beranek and Newman(BBN)任職的雷•湯姆林森(Ray Tomlinson)撰寫可在不同電腦間一個傳輸檔案的軟體時,突然想到,如果可以傳輸檔案,為什麼不能傳輸「訊息」?訊息其實也不過是另一個文字檔案。
雷•湯姆林森很快把這個送信的小程式寫好。令人遺憾的是,世界第一封email到底寫些什麼,雷•湯姆林森已經想不起來。他並沒有大張旗鼓地宣揚email,但ARPANET的成員很快就發現:email實在太方便了!大家愛不釋手,就在原作者還搞不清楚怎麼回事時,這套軟體已到處流傳,成為網際網路上的殺手軟體。事實上,email軟體只是當時雷•湯姆林森眾多工作中,微不足道的一項。
1973年,雷•湯姆林森採用"@",做為電子郵件帳號裡分隔使用者名字跟主機名稱之用。雷•湯姆林森表示,他認為沒有人會拿"@"做為使用者名字或主機名稱,所以拿來當做區隔的標記之用,"@"就成為網路時代最具代表性的符號。
當年,必須先以 Telnet 方式,簽入(login in)主機,用elm、pine之類的電子郵件軟體寫信與收信。當年的電子郵件帳號是很稀有的資源,工作上有實際需要的人,才能取得它。
直到電子佈告欄(BBS)興起後,申請不到郵件伺服器帳號的網友,透過電子佈告欄的信箱和網友通信。有了視窗圖形介面後,才出現Eudora、Pegasus之類的電子郵件軟體,透過POP3協定,直接把電子信件從郵件伺服器下載到客戶端的電腦裡面,在分類、整理上就更為方便。
網際網路流行後,有些工作必須倚賴網路才能進行,需要隨時接收或發出電子郵件。倘若電子郵件不能隨著人移動,必然很不方便。真正方便帶來帶去的筆記型電腦是後來的事。因此,以網頁為介面、把信件儲存在網站上的web mail興起。不管身在何方,只要能上網路,就可以到web mail的網站收發信。
Web mail的問題在於頻寬不夠大,傳輸速度慢,而且受限於網頁程式語言,功能不夠強大,無法與客戶端的電子郵件軟體匹擬。網站所提供的硬碟空間太小,擺幾張圖片、幾分鐘的聲音就爆滿。如果想把網站上的信件下載到電腦上,速度既慢、手續又繁瑣。
不過,ADSL、Cable Modem等寬頻網路時代來臨後,使用web mail的效率,就不會比在自己電腦上慢太多。有些網路硬碟空間採取付費模式經營,讓使用者擁有無限制的網空間,由專業人士每天備份,避免電腦損毀、中毒或被竊。
雷•湯姆林森在研究檔案傳輸時,「順便」寫出的電子信件軟體,清楚地說明:其實網路傳輸的原理是簡單、一致的,就是把資訊切割成一塊一塊的「封包」,附上地址(IP address)丟出去,設法把這些資訊送達目的地,電子郵件、檔案傳輸、遠端模擬等的基本原理都是如此。
其實,「電子郵件」這幾個字,已不足以說明「電子郵件」的內涵。透過強大的編碼能力,電子郵件可以夾帶任何形式的檔案,包括照片、聲音、影像、mp3,甚至一片CD、一部電影。除單純的文字介面、圖形介面外,還有設計花俏的「網頁模式」,甚至指引電子郵件軟體等到開取信件時才到網路上讀取大型檔案,以節省收發信件的時間。
只不過,電子郵件軟體的功能越來越強大,因為收信造成電腦中毒悲劇的機率就越高。
電子郵件跟網頁的差別只在於:網頁是即時處理,電子郵件是延遲處理。
其他網路服務能做的事情,電子郵件都能做到。譬如,可以把想搜尋的關鍵字寄給網站,網站上的搜尋引擎就會把所有搜尋到的相關文章寄給我們。可以寫信給檔案伺服器,索取特定遊戲試玩版,伺服器就把檔案寄到我們的電子郵件信箱。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可以寫信給WWW伺服器,伺服器就把整個網站內容壓成zip檔案寄給我們。把某本書的代號連同自己的會員帳號、密碼寄到某個信箱,隔天就會收到整本新書圖文並茂的檔案。
把並不緊急的事情交給電子郵件來做,由伺服器自由等待到工作負擔較輕時,才寄出信件。使用者也可選擇從自己網路服務商的信箱來收信,以達到最大的傳輸速率。
政府提供的免費撥接及電子郵件帳號:
[台 北] 註冊網址 http://www.tpe.psn.com.tw, 撥接代表號:(02)555-99000 客服專線:(02)8768-3318, 台北市政府相關訊息 http://www.dial.taipei.gov.tw, 可用 帳號:guest 密碼:guest 上網註冊
[台 中] 註冊網址 http://www.tccg.psn.com.tw, 撥接代表號:(04)350-59000 客服專線:(04)2326-0911•0800-383888, 台中市政府相關訊息 http://www.tccg.gov.tw/home-c.cfm, 可用 帳號:guest 密碼:guest 上網註冊
[高 雄] 註冊網址 http://www.kcg.psn.com.tw, 撥接代表號:(07)959-9000 客服專線:(07)224-8252, 高雄市政府相關訊息 http://www.kcg.gov.tw, 可用 帳號:guest 密碼:guest 上網註冊
網域名稱(Domain Name)是一連串的文字,對應到網路上的實際位址(IP
Address)。
每部電腦都各自有一個以數字為基礎的住址,稱為IP位址,IP位址由四組 0-255 的數字字串組成,例如:123.231.132.213。
電腦網路於1967年啟用時,所有網路上的電腦都只能以IP位址來判別,在早期電腦網路還不十分發達時,這樣的判別方式還不算困難;然而在網際網路快速發展,上網主機數量暴增,單純以IP判別,早已不符現況!。
Internet,之所以稱為網路,代表其由上億台電腦互相連結而成,然而,在沒有網域名稱之前,電腦電腦之間互通則需記憶彼此的IP位址,這樣複雜的記憶不利於網路的推廣,因此在1981年由 Jon Postel 設計出網域名稱,並在1984年左右,Wisconsin 大學定義出網域名稱轉換機制及網域名稱伺服器 (Domain Name Server: DNS),如此一來,用戶不必再背誦一長串無意義的數字字串,只要記得該公司的網域名稱,即可順利地找到該網站,而這就構成當今網際網路的運作基礎。
網域名稱有兩個重要的功能:
網域名稱是網路世界的門牌號碼:試想,你要去朋友家卻不知門牌號碼?似乎是不太可能!網域名稱就像實體世界的門牌號碼一樣,有了它,網友們才可以毫無困難地登門拜訪
貴公司的網站。
網域名稱是網際網路的品牌:「五年之內不上網的企業,將被淘汰……」這是Intel執行長葛洛夫的預言,您可以選擇相信,或是迎向這股潮流。一個好的、好記的名稱,是您在未來網路世界最好的品牌,因為網際網路無遠弗屆的性質,網域名稱更能提升 貴公司的國際品牌形象。
網域名稱由主機名稱 (Host Name) 及網域名稱 (Domain Name) 構成,最常見的組成方式為:www.公司名稱.屬性別.區域別。以輔仁大學為例,即:
www -> 主機名稱
fju.edu.tw -> 網域名稱
隨著國際商務發展及各種語文使用人口對網路的需求日殷,網域名稱也產生了多種的變化。
美國商務部授權ICANN(The 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
網際網路網址名稱及位址管理組織)管理網址,ICANN再授權給其他的公司行號,接受各界的申請。它是一個非營利社團法人組織,負責全球網路位址
(IP address)
空間的分配,協定參數的配置,網路名稱系統的管理與伺服器系統的管理,是全球網址名稱的總管單位。依網際網路網址與位址管理機構
(ICANN) 的分類,得到國際公認的網址可分為二種:
generic TLD - gTLD(通用型網域名稱): .com, .net, .org, .gov, .mil, edu等,
.com, .net, .org 等由NSI處理;另外還包括由ICANN公布的新頂級網域,如:.areo, .biz, .coop, .info, .museum, .name, .pro 等。
country code TLD - ccTLD(區域型網域名稱): .tw, .jp, .cn, .uk 等由各地區的網路資訊中心(NIC) 處理,如台灣地區即由財團法人臺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負責 .tw 的管理。
區域網名採用國際標準的國家代碼 ISO 3166 - the International Country Code Standard, http://www.din.de/gremien/nas/nabd/iso3166ma/index.html
區域型網址算是國家主權的行使,可是 .to, .la, .tv, .am 等在英文裡有意義的網址,都基於商業考量,交由商人經營。
ICANN管理掌理所有的通用型網域名稱,
被 ICANN 認可的登錄網址單位很多, 臺灣地區祗有資訊人公司被認可。
交通部編列預算,成立財團法人臺灣網路資訊中心,該中心向ICANN取得發放 .tw 網域名稱的權力, 再下放給六家業者, 連同自身, 總共有七家業者有權發放 .tw 區域型網域名稱:
TWNIC 管理(即由亞太線上等六家授權代理廠商開放網址申請)的部分,除了英文網域名稱之外,還自己增加兩種中文網域名稱:
雖然,還沒有成為全球性的標準,但是在商業環境的運作下,還是有不少人去登錄。
透過ICANN指定的被申請單位,祗要具有付款能力,就可以申請網址。通常上網登錄,信用卡付款,電子郵件確認,就完成整個程序。申請的數量不限、登錄年限也沒有規定。
不過,登錄 .tw的網域名稱時,必須先有身份證字號或營利事業登記證等臺灣官方發給的文件,才能夠申請 .tw 的網址,無法上網完成所有的作業,必須另行寄送證件的影本。TWNIC 在年費之外,還要求先交註冊費,每次必須交二年的年費,不能多繳也無法少繳,轉讓所有權還需再繳交註冊費。
在 2000 年10月16日的理事會上, ICANN 選定七個新的頂級網域名稱, 實際啟用日期尚待公佈。
網域名稱 | 用途 | 申請人 | 連絡人 |
---|---|---|---|
.aero | Air-transport industry | Societe Internationale de Telecommunications Aeronautiques SC, (SITA) | Rosa Delgado |
.biz | Businesses | JVTeam, LLC (now known as NeuLevel) | Barbara
Blackwell Manager, Public Relations Tel: +1 202 533 2730 Fax: +1 202 533 2976 |
.coop | Cooperatives | National Cooperative Business Association, (NCBA) | Paul Hazen |
.info | Unrestricted use | Afilias, LLC | Moshe Fogel |
.museum | Museums | Museum Domain Management Association, (MDMA) | Cary
Karp Kenneth Hamma |
.name | For registration by individuals | Global Name Registry, LTD | Hakon Haugnes |
.pro | Accountants, lawyers, and physicians | RegistryPro, LTD | Elana Broitman |
連上網路的電腦,靠著 32 位元的IP地址,做為彼此聯繫、尋找的標誌; IP 地址的樣子如下: 123.123.123.4 ,對於人的溝通而言,這一串數字不但不具意義,而且更不便於記憶;因此大家常說的網址(Domain Name),如 pAsia.com 、 yahoo.com 等名字,就在為了便利溝通的情況下被創造出來。
透過 DNS (Domain Name System)網址系統的轉換,電腦與電腦聯繫的 IP 地址,神奇的轉成了人與人溝通的網址,因此大家可以在瀏覽器上輕鬆輸入想去的地方,指揮後端的DNS系統尋找目標,迅速領您前往。
透過例子,我們來瞭解一下 Domain Name 如何轉成 IP ,替使用者找到想拜訪的電腦主機或網站:
例如:當您從瀏覽器中輸入 www.lins.fju.edu.tw
ISP 的網址伺服器根據傳回的參數,向 ns1.lins.fju.edu.tw發送請求 “ www.lins.fju.edu.tw 的 IP 地址是什麼 ” 的訊號, ns1.pasia.com 便會回傳給 ISP 的網址伺服器 “ www.lins.fju.edu.tw 的 IP 位址為何 ”,ISP 的網址伺服器將這個參數寫入 Cache ,並向您所使用的作業系統傳回此IP位址。
這一系列由第一層網域開始、逐層尋找的工作,看似路途遙遠,但通過一個叫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的無連接單向傳送協定,卻可以極快的速度完成,迅速指出您想去的網站位在何方。
Internet 採用網址系統(DNS, Domain Name System) 將網址解析為 IP 地址。 DNS 是一個分散式的網址服務系統,分為根伺服器、頂級網址伺服器和網址所有人的網址伺服器。目前全球有 13 個根伺服器,根伺服器負責找到相應的頂級網址伺服器; .com .net .org 頂級網址伺服器由 ICANN 管理(目前委託 Network Solutions 公司維護這些伺服器),各國家代碼網址伺服器由各個國家自己管理;網址所有人可以建立自己的網址伺服器,也可將網址的解析工作放在別人的網址伺服器上。
目前市場上雖然有多家公司提供中文網址的註冊,都號稱具有中文網址,但實際的運作能力與通行速度卻是有極大的差異;中文網址有點麻煩, 目前有三套系統在運作中, 誰能取得優勢, 當在未定之數。
現行的網址都以英文為主,非英語國家使用上仍有語言上的隔闔,VeriSign多國語文網址系統,支援英文、中文繁簡體、日文與韓文,如資迅人網路集團的網址,你可輸入 pAsia.com 、資迅人.com ,或是簡體的資迅人網址都能直接到達資迅人的網站。目前在資迅人申請網址,您可同時申請英文、中文繁體、中文簡體三種網址。
至於 multilingual TLD(多語言網域名稱):是由國外公司發展的多語言網域名稱,如:繁體中文.com (BIG 5),簡體中文.com (GB2312),韓文.com (KSC 5601),日文.com (Shift JIS) 等。目前祗能算是 ICANN 的理想, 商業考量較大, 目前還沒有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
多國語文網址計劃是由全球最大的網址註冊商(Network Solutions,為 VeriSign 旗下的公司)推動的,藉由 VeriSign 的多語文網址技術,透過全球現有的網際網路網址系統,不需更改 DNS 設定或下載任何軟體,即可通行於現今的網路環境。 VeriSign 系統獲得 ICANN的全力支持,而資迅人是台灣唯一獲 ICANN 認可合格的網址註冊服務公司,在 ICANN 強烈支持此全球性網址系統的情況下,將更可保證此系統的可行與發展。
2000年,在「中共抵制美國中文網址註冊權」事件中,我們看到北京當局斷然地宣告「中文是中國的」的牽強理由,強行抵制一直扮演世界網路網址認證及互聯網域名稱銷售商的美商維聖公司(VeriSign)的認證權,並要開辦新的中文網域名稱註冊系統(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以為抗衡。網域網址(Domain Name)的認證權敏感地引起中共的戒心,其抵制行動延續了過去中共官方禁絕批判聲音的歷史軌跡,昭然若揭。
ICANN站在美國立場弄出的現行網址邏輯,牽扯出一堆國家主權、智慧財產權、隱私權等事情,歐洲聯盟對它非常感冒;在中共發起的中文網址系統裡,還特別主張對中文網址有唯一的管轄權;訴諸民族主義情緒,其實是違反網際網路的精神。
VeriSign 中文 |
i-DNS 中文 |
TWNIC / CNNIC |
|
中文名.com 中文名.net 中文名.org |
中文名.公司 中文名.網絡 中文名.組織 | 中文名.商業.台灣(中國) 中文名.網絡.台灣(中國) 中文名.組織.台灣(中國) 泛用型: 中文名.tw(cn) |
|
便利性 | •與目前英文網址完全相容 •需下載軟體 •全球通行 |
•使用者必須下載軟體 •全球通行 |
•使用者必須下載軟體 •通行特定區域 |
支援語言種類 | •目前開放中繁、中簡、日文、韓文 •未來開放至55種語言 |
•目前開放中繁、中簡、日文、韓文、泰文、印度文、埃及文 •未來開放至55種語言 |
•開放繁體中文、簡體中文 |
ICANN 態度 | 全力支持 | 未表態 | 未表態 |
但如果在每次連線時都必須輸入IP位址的話, 對人類的記憶而言實在是很大的負擔, 畢竟www.pchome.com.tw比203.70.70.15好記得多。但對電腦而言, 它們只認得0與1, 因此就必須有伺服器將www.pchome.com.tw解釋成203.70.70.15, 這部伺服器就稱為DNS (Domain Name System; 網域名稱系統)伺服器。
把140.136.85.1視為數字型IP位址, blue.lins.fju.edu.tw當成文字型IP位址, 數字型給電腦用, 文字型給人腦看, 再以網域名稱系統伺服器居間轉換。
blue | 行政用主機 |
lins | 圖書資訊學系的縮寫 |
fju | 輔仁大學的縮寫 |
edu | 教育單位 |
tw | 台灣的地區代碼 |
所以在設定撥號網路時, 如果沒有正確設定好DNS伺服器位址, 就可能發生無法開啟任何網站的現象, 因為你在瀏覽器中輸入的是網址, 但電腦找不到DNS伺服器去解釋成IP位址, 所以就無法進行連線。但如果你輸入的是IP位址, 卻又沒有任何問題了。
網域名稱的最後一組, 即上層網址(top leve domains, TLDs), 由ICANN(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指定, 不可以自行選定, 分為八大類:
字首 | 性質 |
---|---|
.com | Commercial, 公司行號等商業單位 |
.edu | Education, 教育單位, 學術團體 |
.org | Organization, 非營利性團體 |
.mil | Military, 軍事單位 |
.net | Network, ISP等網路服務單位 |
.gov | Government, 官方單位 |
.int | International, 國際性組織 |
.tw | 國家代碼, 香港(hk), 日本(jp), 芬蘭(fi), 英國(uk) |
2000年十月, ICANN再度指定七個上層網址:
字首之後的部份, 再由該字首管轄單位規定, fju是由教育部給定, lins是輔仁大學給的, blue是圖書資訊學系指定的, 其他學校的圖書資訊學系不必用lins。
國家代碼之後, 由各國自行決定, 沒有必要跟隨前述的規範, 英國的公司行號不用com, 而用co, 教育單位是ac, 大英圖書館有獨立的網名, 它的網址是 http://www.bl.uk, 這都是合理的做法。
臺灣的網址管理單位:
.edu.tw 教育部 .gov.tw 行政院研考會 .mil.tw 行政院國防部 .com.tw
.org.tw
.net.tw
.idv.tw交通部委由TWNIC 臺灣網路中心
中華民國網路協會(http://www.ina.org.tw) 成立的「中華民國網路交換中心」
(TWIX), 做為國內各 ISP 的交換中心。另外,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http://www.twnic.net)也極積規劃成立「台灣網路交換中心」, 也是另一個交換中心。同時網域名稱的申請採取收費制, 也開放同一單位可申請多個網域名稱, 而以個人名義申請的網域也會考慮開放。TWIX的全名為Taiwan Internet eXchange, 意指國家級的網路交換中心。實際上TWIX由中華電信所建置, 初期先在台北建置一個交換中心, ISP只要具有交通部電信總局第二類電信事業許可執照, 或經交通部專案特許的網路經營者, 並且擁有向TWNIC申請的合法IP Address及AS Number, 就可以向中華電信申請加入TWIX。
TWIX就規定互連的ISP須以T1或是T3線相連, 而且加入的成員必須繳納月費, 也因為有線路上的限制, 不到一定規模的ISP也無法加入。TWIX初期提供台灣ISP的連結, 並提供相關管理及訊務統計資訊, 必要時並提供國外的ISP接入, 直接與台灣的ISP做資料交換。
有關網域名稱的爭議,由聯合國所屬的世界智慧財產組織(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WIPO)仲裁,它是保護全世界智慧財產的團體。為了避免商業利益的考量, 而阻礙資訊的流動, 數位未來聯盟(Digital Future Coalition)特別在這兩者之間, 尋求折衷的方案。
http://tech.china.com/zh_tw/netschool/net/base/167465/20010530/185267.html
The 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List of Accredited and Accreditation-Qualified Registrars(ICANN認可之登錄網址公司), http://www.icann.org/registrars/accredited-list.html